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里仁篇第四: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2020-12-24 05:37:51)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杨伯峻先生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便心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钱穆先生试译:先生说:“不仁的人,将不能久处在困约中,亦不能久处在逸乐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欲有之了。”
陈晓芬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
【注释】
 约:穷困之意。知(zhì):同“智”。利:顺从。
【华杉笔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节约的约,这里是穷困的意思。
   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不要原则,不择手段要改变;也不能长期安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要骄奢淫逸。
   这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则心安,不仁则不安,仁,是他的本心,本性。智慧的人,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这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就是《中庸》里说的生知安行和学知利行。仁者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不行仁德,自己不安。智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因为聪明,学到了,知道了仁德的意义、价值和利益,所以能约束要求自己。不管是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只要行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们做事求什么?
   求心安。
   我喜欢讲一个“吃亏论”——
   小人怕吃亏,一旦吃了亏,心不安,痛苦愤懑,恨不得要爆炸,马上要找回来。小人如果占了便宜,他心里美滋滋的舒坦!
   君子相反,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一旦觉得自己占了别人便宜,心不安,浑身难受,坐立不安,马上要加倍还给别人。而如果吃了亏,则心中安然,因为觉得不小心占别人便宜的风险降低了。为降低占别人便宜的风险,君子会主动先找点亏吃了,垫垫肚子。
这里君子和小人,追求的都是一个事——心安,但获得心安的价值观不一样。
   《中庸》里说,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分毫不差,精微之极。那君子怎么能做到“君子而时中”,随时都能处在那精准线上呢?因为只要偏差一点,他自己就会不安,能“自动导航”,修正回来。
   而小人呢,《中庸》说:“小人无忌惮也。”小人无所忌惮,昨天在北京闯卡那个开套牌车的小伙子,不知道审讯结果。不过我估计他也不是什么恐怖分子,就是不晓得忌惮的二愣子吧。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心,也是到七十岁才修炼到生知安行。只有安而行之,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学知利行呢,就要戒慎恐惧,如履薄冰,随时给自己提着醒——哎呀!今天这话我又没说对,这事我又没处理好——很辛苦的呢!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真正的仁者安于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因贵贱、得失、是非而有所动摇,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处。我们经常都会问自己的身心性命应该安置于何处?价值观念又应该安置于何处?现在很多人都爱说“有钱是大哥,发财是第一”,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对人使用最多的祝福话语就是“恭喜发财”,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还有一个比金钱更为重要、更为要命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一套法则。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这一套法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坦然,既能受得住富贵,也能经得起贫贱;顺境可以处之坦然,逆境也同样可以处之坦然。有的人能过顺境不能过逆境,有的人能过逆境不能过顺境,这些都不行。 "知者利仁”,一般都认为其意思是指智者实行仁德以谋取大利,但这仅仅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有些过于肤浅。这是因为智和仁,同体而异相,大仁的人才有大智,大智的人才有大仁;小智只有小仁,小仁只有小智。在学习《大学》时我曾反复强调“公生明,廉生威” 这么一种因果关系,只有“公”才能具备真正的智慧,心胸的半径越大,智慧的半径才越大;心胸越狭隘的人,心胸半径越小的人,那么智慧的半径也就越小。真正的智者,一方面他的言行举止无不浸润并释放着仁的光辉,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仁的推销员,他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宣传、去影响周围的人与环境。因此对于“知者利仁”,我们应该从这个方面来看,不能简单地以为这里是说通过仁来获取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