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020-12-15 06:28:54)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帮学生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文采虽然很可观,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球了,回去球了。我老家的那些娃娃儿,狂妄粗俗,文章花哨,我不才,因此修理修理他们。
【注释】 
陈: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吾党:我的家乡。党是古代地方组织的名称,五百家为党。狂简: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
 对于本章“归与,归与”的对象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孔子自已希望能回到故乡,继续教导自己的学生们,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这样注释道“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就是说孔子担心自已留在鲁国的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偏离正道或陷于异端邪说,希望回去做好教导工作。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本章的这些话是说给冉求的,公元前492年季恒子去世,季康子欲召冉求回去任季氏宰,这些话就是冉求回鲁国前孔子对他说的,希望他回到鲁国能承担起教导学弟们的责任。
【华杉笔记】
     《史记》:鲁使使召冉求,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将大用之。”是日,孔子有归与之叹。
       孔子周游四方,主张得不到施展,在陈国停留了很久,这时,鲁国国君派使臣来召冉求回国。冉求将要启程的时候,孔子说,冉求要得到大用了。归与!归与!我也回家乡去吧!吾党之小子狂简,狂,志向很大,简,略于事,经验不足,粗率简单。我的弟子们志大才疏,但斐然成章,文采客观。不知所以裁之。就像一段布匹,已经织好了,就看怎么裁剪啊!
      这是孔子感受到自己的时代过去了,没有机会施展,决心投身教育事业,为自己道学之传,为后世记,继往圣而开来学,教万世而无穷。
附名家注解
朱熹注:
“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归之叹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
张居正注:
“可见圣人为当时计,固欲其道之行,为后世计,又欲其道之传,其心真有视天下为一家,通古今为一息者。此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教万世无穷也欤!
这可能是孔子离开鲁国五年,60岁时在陈国发出的感叹,孔子六十而耳顺,已经不怕别人说什么了,想叶落归根,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下一代,培养学问的继承人。但孔子两次离开鲁国,可见国内有一些怨恨他、讨厌他、甚至想杀害他的人,他无法安全回国。直到八年后,冉求有大功于鲁,并征得执政季康子的同意才顺利返回鲁国。
孔子周游列国,研究文化,深深感到只有教育才能兴邦,发出自己的心声,还是回去吧,还是回去吧,鲁国的后生小子虽然有朝气,有豪情,可缺乏人生历练,把天下事想的太过简单,不知世事艰辛;文章学问虽然不错却不知如何仲裁决断。于是孔子决定回国讲学,重点培育年青一代,从前面可以看出他的弟子都很年轻,有的甚至是他的孙辈,比如前面提到的子贱就整整比孔子小了49岁。后面则是在此期间孔子陆续发表的一些言论,想以此打消国内反对派对他回国的顾虑,以便早日返乡施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