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五: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2020-11-20 06:26:05)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注释】
【笔者注】本章讲的还是孔子选女婿的标准。南容,即南宫括,字子容,孔子的学生。从前一句与本句的内容来看,孔子选女婿的标准并不是单一、刻板的,而是灵活、多样的。南容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他也非常了解,他与公冶长各有特点。但是,不管两人有多大差别,南容肯定也具备孔子选女婿的基本条件,如道德品质、性格、长相、知识、才能等。孔子在内心中对南容有了综合评定之后,明确指出南容具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政治上的进退,既可以有所作为,又可以避开灾祸。把女儿嫁给他,父母可以放心,女儿可以幸福。
【笔者译】孔子评论南容说,“南容的道德品质挺好,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要长相有长相,要才能有才能,并且,南容的适应能力特别强,懂得政治上的进退。在国家政治生态比较好的时候,他会进入仕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事业,不会把自己的知识才干白白浪费掉;在国家政治生态不好的时候,他会审时度势,远离是非,谨小慎微,不事张扬,不会把自己置于潮头浪尖惹事生非而遭受刑罚,甚至丢掉性命。把女儿嫁给他,会很安全、可靠,作父母的可以放心,作女儿的会很幸福。”孔子把兄长的女儿介绍给了南容,两人非常投缘。孔子很高兴,就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附:【李泽厚译】孔子说南容,“国家政治好,他不会被废弃;国家政治不好,他不会被关杀。”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华杉笔记】
这一章都是评价人物贤愚得失,可以说是孔子看人的价值观。
先说公治长,公治长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说,“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缧,绁,都是指绳索,粗大的绳索,捆犯人的绳索。公治长惹了官司,被抓在牢里。孔子说,他虽然被坐牢,但不是他的错,还是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的。
以其子妻之。子,也指女儿。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治长。
公治长坐牢,但孔子认为他是无辜获罪,他还是力挺公治长。公治长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后来终生治学,成为著名学者。
再说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孔子的弟子,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谨慎,孔子很欣赏他,说如果国家有道,南容一定能出人头地,得到重用。国家无道呢,他也能明哲保身,进退自如,不会招祸被杀。所以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南容。
孔子把侄女嫁给南容的故事,在后面十一章还有::“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这是南容三复白圭的典故,南容读《诗经》,读到一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有瑕,还能磨掉;言语有瑕,就没办法补救了。南容读到这一句,一天之内,反复念叨了三遍,孔子听见了,认为他很谨慎,很可靠,就把侄女嫁给他。
前一篇:今日全宇宙最涨姿势的十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