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雍也篇第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20-11-06 05:31:12)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注释】文质彬彬(bn):文质配合适当。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文采,经过修饰的。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洋夸的意思。彬彬:恰当、相称的样子。
【华杉笔记】
        质,是本,是你的思想、识见、修养、能力。礼无本不立。文,是文采、口才、修饰,礼无文不行。没有质,就没有本;而没有文,你就没法影响推动别人。
        质胜文则野,如果你的质超过了文,质有余而文不足,那就跟乡野之人一样,不能服人,别人不会跟从你。
      文胜质则史。如果你的文超过了你的质,花样文章很多,本质修养能力没有,那就跟掌文书的史官一样,文采飞扬,但没有自己的东西。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是相半之貌,文质彬彬,就是文一半,质一半,刚好相配、相当。所以这文质彬彬的意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文化修养和风度,把“彬彬”当语气助词,而是既有思想、能力,又有文采、口才,简单的说,就是办事能力很强,讲话水平很高。这符合我们对我们钦佩的领导人的标准。伟大的领导人,都是伟大的演说家。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什么要文质彬彬才是君子呢?君子应该在于质,不在于文呀?这里的君子,不是道德修养意义上的君子,而是贵族士大夫阶层居上治民的君子,这是孔子给士大夫阶层提出的领导力标准。
我们对照一下我们周围的领导者,不管是大领导者,还是小领导者,国家的领导者,还是公司的、部门的领导者,或者我们要发掘、培养新的领导者,其实我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就是孔子提出的这四个字:文质彬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