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831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述而篇第七: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020-09-29 06:21:03)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孔子说:“大概有那种自己不知却妄自造作的人吧,我不是这样的。多听闻,选择其中善的来接受它,多看并且记在心里,这种就是次一等的知啊。”
【注释】
识(zhì):通“志”,记住。次:《论语》中出现过八次,均当“差一等、次一等''讲。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无穿凿也。言时人盖有不知理道,穿凿妄作篇籍者,我即无此事也。人若多闻,择善而从之;多见,择善而志之,能如此者,比天生知之可以为次也。言此者,所以戒人不为穿凿

《论语正义》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夫子自居学知,故言“我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是次于生知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求知之功以示人也。夫生知安行如孔子,而谦冲自勉如此,则知闻见、择识乃求知之法,而讲学穷理之功,诚不可或废也

蔡节曰:夫子犹不以生知自居。多闻而能择,多见而能识,自处于知之次而已,此盖圣人之谦辞也。

张栻曰:又言知之次者,使学者有所持循,由其序而至焉。多闻择其善而从,多见而识其善,此虽未及乎知之至,然知之次也。择焉识焉而不已,则其知将日新矣

陈祥道曰:君子之于学也,远则闻而知之,近则见而知之。多闻患于不能择,能择则知所从;多见患于不能识,能识则知所辨。此特知之而已。“吾道一以贯之”,则知之上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则知之次者,学者之事也。曾子子贡皆闻一贯于孔子,曾子能唯而不能辨,子贡知听而不知问,则知之上者,圣人之事也。

蕅益大师曰:知便不作,作便不知。

《焦氏笔乘》曰:《淮南子》曰:“精神已越于外而事复返之,是失之于本而求之于末也。蔽其元光而求知于耳目,是释其昭昭而道其冥冥也。”噫!世之言学而不蹈此者几希。(内求,而不要外求)

《四书反身录》曰:多闻善言,多见善行,藉闻见以为知,亦可以助我之鉴衡,而动作不至于妄。然去真知则有间矣,故曰“知之次也”。知闻见择识为知之次,则知真知矣。真知非从外来,人所自具,感而遂通,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心思言动,莫非天则,未尝自私用智,虽作非作,夫所谓真知非他,即吾心一念灵明是也。天之所以与之,与之以此也。知此则知真知,真则动不妄,即妄亦易觉。所贵乎知者,在知其不善之动而已,此作圣之真脉也

刘宗周曰:不知而作,冥行也。孔门重躬行而先致知者,知到然后行也。阳明子言良知,而曰行到然后知。见知行合一之学。

钱穆曰:孔子以师道自居,则决非仅属多闻多见之知可知。本章上半节,乃孔子之自述。下半节,则指示学者以从之入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