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七: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20-09-19 06:59:47)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等等。”
【注释】
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奚(x):何,为什么'怎么。云尔:云,如此。尔,同“耳",而已。
【华杉笔记】
这个叶公,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叶公也是有能耐,有政绩,有名气的。
叶公问子路,子路为什么不答呢?因为他不该问,子路也没法答。
孔子到了叶,叶公多次跟他讨论政事。《史记》记载,叶公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来远附迩”,就是近者悦,远者来。治下的人民很开心依附,外面的人想移民过来。
叶公又跟孔子讨论为人正直的标准,他说我们这儿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举报了他。孔子对此大不以为然,说,父亲保护儿子,儿子包庇父亲,那才是人伦正直,所谓“大义灭亲”,不是义,也不是正直。所以他两人呢,不太能说到一块儿。但孔子名气那么大,叶公把他请来了,也请教了,用不用他呢?叶公拿不准,他就去问子路:“你觉得你们老师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他没有见过孔子,他这样问是合理的。他跟孔子交流过几回了,去问徒弟怎么看师父,这显然是他自己没判断,不靠谱了,也不太礼貌。所以子路不回答。孔子一听,也明白了,说:你怎么不回答呢,你回答嘛,你也不用跟他说师父多大本事,师父就是爱学习!著名学者,就是著名学习者;学问大,就是勤学好问的瘾很大!
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叶。后来,出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那叶公,就是这个叶公。有人就说,这故事,是孔子的徒弟们编的,那孔子就是那龙了。叶公好龙,龙请来了,他左看右看,左试右探,这龙,行嘛?
【曾仕强解读】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直躬将这件事报告了荆王,荆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亲并打算杀了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将要被杀的时候,直躬对执法官员说:“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将此事报告给大王,这不也是诚实不欺吗?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像我这样既诚实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处死,我们国家还有谁不该被处死呢?”荆王听到这一番话,于是不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