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6正义与自强(2)

(2020-09-06 07:59:16)
      【画外音】作为先秦诸子中最重要的一家,儒家关注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仁爱,正义和自强,仁爱的观点主要是孔子提出的,而正义的观念则主要是孟子提出的,那儒家核心价值观中的自强这个观点又是谁提出来的呢?
  【正文】自强主要是荀子的范畴,严格说是《周易》的范畴,因为原文出自《周易》,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像辞》。但这个思想我认为是来源于荀子。为什么天行健君子就要自强不息呢?这个道理《周易》没说荀子说了。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与前两位大师有点不同,不同在哪?他说天,孔孟不说天,老庄不说人,或者说孔孟偏于说人,老庄喜欢说天,这是儒道两家的区别,但是发展到到荀子这时,荀子要把儒道两家统一起来了,所以荀子既说天又说人,怎么说,科学的说。荀子说,
  【flash】比方说天不下雨那是天的事,月亮被乌云遮住了那也是天的事,如果人们去求雨希望能够下场雨,或者人们认为月亮不见了是因为天狗把月亮给吃了,所以要弄出声响赶走天狗,这些举动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心愿,表达心愿而已。
  【正文】荀子说当然了,你表达一种心意是可以的,我们希望天下雨希望月亮出来,表达心意可以不要当真,当真就错了。所以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科学精神的一个,先秦诸子对待自然可以说是三种态度,孔孟是回避的态度;老庄是哲学的态度;荀子是科学的态度。荀子的观点可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天论》。什么意思?就是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自然界自己的规律,不因为你现在掌权的人是尧舜就怎么怎么样,也不因为掌权的人是桀纣就怎么怎么样,跟人没关系,跟人事没有关系,所以不要把天象和人事扯在一起,社会的治乱兴衰与天象有关系吗?,与天时有关系吗,与地利有关系吗,没关系,不管现在谁掌权,那个肥沃的土地上你种东西它就长庄稼,贫瘠的土地上种东西就不长庄稼,不管是谁掌权反正到了冬天它就下雪,到了夏天它就出太阳,没有关系呀。因此荀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天不可畏,事在人为’。天有什么可怕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嘛。第二,‘顺应自然,有所不为。’荀子讲得很清楚,人要有所不为,有所不思的,什么样的事不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不为。什么样的事不思,对抗自然规律的不思,人能够做什么呢,他能够从天时那里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出太阳,因此你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候播种,他可以从地那里知道什么样的土壤适合长什么样的农作物,你选择适当的土壤去种该种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人应该掌握自然规律,然后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劳动,为自己创造财富,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叫什么,科学发展观。第三点,‘天有自己的规律。’这点和道家一样,道家也是讲自然是规律的,但荀子讲的自然规律和道家讲的自然规律不一样,道家讲自然规律是什么呢?无为。天道无为。天的特点就是无为,它什么都不做,天做什么了,它发表宣言了吗,说话了吗,开会了吗,制订规划了吗,它什么都没做,它什么都做了。这就叫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天道无为。荀子不这么认为,荀子认为天道是什么呢,自为。就是天做天的事情,人做人的事情,天自己在做事情,它不要人来帮它做,这叫做天道自为,因此君子自强,你除了自强外没有办法吗。荀子说难道天会因人们怕冷就没有冬天了吗,难道地会因人们害怕遥远就不在广阔了吗?不会,因此一个君子也不要因为小人在旁边叽叽喳喳,吵吵嚷嚷,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你就不干你该干的事了,这叫什么呢?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而辍行《荀子天论天》。一个君子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了什么呢,看见了荀子的人文精神,实际上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他的特点是:最有科学精神同时也最有人文精神,荀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不会美的,叫做,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记》。任何文化的文明的东西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正是由于这种统一荀子为先秦诸子的争鸣,为先秦儒家的发展划上了一个闪光的惊叹号,这就是儒家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仁爱,正义,自强。
  【画外音】到本集为止,易中天先生共用36集的篇幅为我们勾勒了一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36集的幅里由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和继往开来六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来贯穿,具体来讲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争鸣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在今天的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易中天先生通过这36集的讲述为我们再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那段辉煌的篇章,而当年诸子百家的故事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思想先贤的名字到今天我们依然必须铭记。他们当年提出的思想到今天仍有闪光的价值,那面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先生又为我们做了什么样的总结呢?
  【正文】现在我们可以来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做个总结了,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的平等互利兼爱,道家的真实自由宽容,法家的公开公平公正,儒家仁爱正义自强。所有这些加起来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一旦我们对这样一些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进行抽象继承并且和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进行链接,我们就会实现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理想,和谐。什么是和谐?和谐的基本定义就是多样统一。它有两个条件,一要多样二要统一,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展现出来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画面,他们是多样的,关注的角度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社会立场不同,多样。但是放在一起他们又是统一的。因为他们都希望天下太平,都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都希望为当时的中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尽管争论,结果是和谐的。今天当我们继承这样一笔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这样,我讲这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要表现或提倡的一种精神就是四个字:求同存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都可以有自己的态度,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是不要唯我独尊,要看到别家别人也有别人的道理。我们对于先秦诸子可以各取所需,可以按照你的理解来进行阐释,但不要或者说不必厚此薄彼,不必非得争个输赢,争个高低。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观点统一起来,统一于我们祖国的和平崛起,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于全人类的幸福。我想这也因该是先秦诸子他们的愿望。现在我们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已做了一个回顾,我相信大家看了听了知道了这些我们民族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都会肃然起敬,确实,我们在谈到诸子的时候是应该起立向他们致敬的,而且我们应该告诉我们这些前辈,中华儿女一定将无愧于自己的伟大祖先。我想用四句话来结束这个讲座:天道行健,君子自强,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