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述而篇第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020-09-04 05:55:49)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注释】
束脩(xi):一束干肉,即十条干肉,是古代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
 【华杉笔记】
     脩(xiu),就是缩的意思,干燥而缩,又叫脯,在北京火车站买那个果脯的脯。不过这里是肉脯,不是果脯,是熏干的干肉,腊肉什么的。 束,是十条。来拜师,先给老师送上十条肉干的拜师礼。 孔子说:凡是自己拎着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孔子说这个干嘛呢? 朱熹说:“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圣人呢,有教无类,人人他都想教,教他进步。但若对方并不想来学,没有自己主动找上门去教的。 朱熹、张居正都解说:“束脩乃其至薄者”,十条干肉,是微薄得不能再微博的一点礼物。孔子的意思,就是只要学生意思一下,他都认真去教。 不过后来有人质疑,这十条肉,可不老少!绝对不能说是至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厚礼。
《孟子》里,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呀!五十岁才能穿丝绸,七十岁能吃上肉,就不错了!一般人,丰年能吃饱,荒年别饿死,就是理想社会了。别说春秋时期,就是七十年代,咱们小时候,一个星期也只能吃上一顿肉。孔子那么多学生,一个学生就要交十块肉,那不能说至薄。 所以有人要质疑了,孔子不是说有教无类吗?居然要十条肉!那颜回,一箪食,一壶饮,穷居陋巷。估计肉长什么样子他都不太记得了。这首席弟子,交得起学费不? 孔子说这个,什么意思呢?重点还在朱熹解那句话:“圣人之欲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人家不想学,你别上赶子去教。人家自己玩得挺好,你非得教他玩,而且还要手把手的叫他玩,弄得他玩儿得没意思了,他很烦你呢! 如果他自己来求教,却没带礼物,没交交学费的,问老师——老师教教我呀——他不是真服你,不是真要学你的东西,他就是来会一会你,象集邮票一样,天下大师都会一会,也会一会你这位大师,听大师讲讲,大师讲完了,他一听,要么满肚子狐疑,这人说的对吗?要么干脆觉得,不过如此,还不如我呢——这答案他早有了,就是来验证一下,然后满足得意而去。 那不是真心想学,只是来会会大师的,他自然想不到,也不愿意交学费,付代价。 那真心要来的,一心想跟老师学习,唯恐老师不收留的,他一定带着礼物来! 所以孔子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交上十条肉,学生来了,问一问,看看学问天资,品性志向,能不能收,不论贫富,也不论交不交得起学费。 但是有一些人,也没人介绍引荐,不知道他哪来的,也不了解他怎么样,但只要他诚心诚意交上学费了。这人,都可以教! 肯付代价的,必是真心的。
 我们常说,别谈钱,谈钱伤感情。错!那是感情不够真,不够深,远远没到愿意花钱的地步,还不是真感情。那真心的,听说花钱就可以,那还不喜出望外!那感情再深了,好到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有通财之义,那是最深的感情。咱们不能跟谁都有那么深感情。但凡对对方有所欲求,先掏出钱来,愿意先付出代价,就是诚意。 真心想学会,先给老师交学费。不愿花钱不是真感情,不愿交学费不是真想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