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2墨子与杨朱(1)

(2020-08-12 08:25:19)
      【前言】上期易老师讲到先秦诸子的思想既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当然应该继承,而且继承的方式只能是抽象继承,也就是说我们在继承先秦诸子这笔宝贵遗产时必须洗去他们身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和普遍适用的东西,这种适用既适用于过去又适用于今天,既适用于本民族又适用于全人类,当我们用这种要求再去看待诸子时,他们又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从本集开始易老师将从墨子和杨朱入手把诸子思想再疏理一遍,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人类留下了什么?
    【正文】说到墨子和杨朱的命运让人感叹,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是墨子和杨朱,孟子有这么一句话: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就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占领整个思想文化市场的就是墨子和杨朱,天下人分成两派,要么跟着墨子要么跟着杨朱,不得了啊,但最后怎么样呢,这两个学派都衰落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东山再起墨家一蹶不振,杨朱更惨,没有留下传记也没留下著作,人间蒸发了。这就让人奇怪了,两个非常显赫的学派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墨子和杨朱刚好是相反,截然相反,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人是什么形象呢?
腓无拔,胫无毛《庄子天下》。胫就是小腿,腓就是小腿肚子。就是小腿和小腿肚子上一根毛都没有。哪去了,磨掉了。为什么磨掉了,辛苦呀,因为墨子和墨家学派是每天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的,然后要走遍天下救苦救难,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跟焦裕禄同志差不多,腿上的毛都没有了;而杨朱呢,杨朱的主张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显学》。什么意思,为让天下获得幸福,拔我腿上一根毛,不干,截然相反,一个是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一个是毫不利己一个是毫不利人,毫就是毫毛嘛。
墨家是毫不利己,所有的毛都给人家了,杨朱是毫不利人,一毛不拔,截然相反,截然相反大受欢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怪了吧。我们就会问一声为什么啊?我的结论是这两家学说必有深刻独到之处,因为深刻独到所以在当时大受欢迎;因为深刻独到所以不被国人理解。太深刻太独到了大家理解不了,于是我们又要问,杨朱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在哪里呢?我认为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画外音】墨子和杨朱的主张好像是事物的两个极端,一个一毛不留一个一毛不拔,墨子为了有利于天下毫不利己,杨朱为了‘天下为公’毫不利人。想当年这两个学派显赫一时,是红极一时的‘显学’,但最终这两家几乎销声匿迹。那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接受这两家的思想呢?
  【正文】墨子是孔子之后的第二个伟大思想家,而且墨子和孔子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认为当时的社会有问题,当时墨子和孔子开出的救世药方是不一样的,前面讲过,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墨子为什么会提出和孔子不同的药方呢?因为墨子和孔子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不一样,孔子认为当时的问题是礼坏乐崩,没大没小;墨子认为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弱肉强食,分配不公。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看法不一样,墨子有个基本观点,叫做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墨子说,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可以不劳动,动物的羽毛就是它的衣服,动物的蹄爪就是它的鞋子,自然界的水草虫鸟就是它的粮食,它不需要劳动,公的可以不用去种地母的可以不用织布就可以生存,人不行,人必须劳动,男的必须去种地女的必须去织布,所以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劳动者得食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墨子的基本观点。因此墨子认为社会分配的原则就应该是劳动者得不劳动不得,劳动多的多得劳动少的少得,这才叫公平。
而当时情况是什么样呢,恰恰是不劳动的得的多劳动的得的少,甚至劳动者吃不饱穿不暖,这就非常不公平了,更何况什么样呢,更何况还要弱肉强食,大的欺负小的,强的欺负弱的,富的欺负穷的,贵的欺负贱的,聪明的欺负痴呆的,欺负的不得了,这是第二层不公平,还有第三层不公平,是这些诸侯国大国欺负小国,大国兼并小国,吞并小国,抢人家的财产杀人家的人民夺人家的国家,干完了还要写在史书上刻在礼器上,还要贡在他自己祖宗的宗庙里面向全世界宣布,你看,谁都没有我抢的多,我大强盗,是英雄是义,而老百姓呢,老百姓能这样吗,老百姓能跑到邻居家去抢邻居的衣服,抢邻居的粮食,抢邻居家的牛啊马啊猪啊狗啊,把邻居家的孩子杀了,然后也写一本书,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说,你看呀,我抢的比谁都多,行吗?老百姓能这样干吗,不能嘛。那么墨子就问了,一个人去抢邻居和一个国家去侵略别的国家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统治者干得老百姓就干不得,为什么你们统治阶级干了就是英雄业绩,老百姓干了就是为非作歹呢?天底下有这种道理吗?因此墨子说这个社会完全没有公平和正义,所以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强的。
那怎么办呢,墨子主张建设一个合理的社会,什么是墨子主张的合理社会呢?四个条件: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
墨子说,每个人都要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不能没有理由没有道理的无故富贵,如果你是勤劳致富是对的,不劳而获不行。当然我们还要讲清楚,墨子讲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劳动,包括脑力劳动,这点很明确。而且墨子也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分工,他叫做分事,‘份内的事’。比方说男人的分事是种地,女人的分事是织布,士人的分事是读书做学问做官,君主的分事是搞政治,这都算劳动,但你必须劳动自食其力。
第二,墨子主张‘各从事其所能’这是原话。就是你适合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叫各尽所能。
第三条呢叫机会均等,就是只要有能力就应该提拔,没能力的就应该下去。墨子的原话是: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节用中》。能干的就应该提拔起来不能干的就要从职位上降下去。不能看出身,看家庭关系,和领导人的亲疏。只看一条,能力。因此整个国家的管理机构应该是能上能下。我们今天讲能上能下,墨子老早就讲过了。实现一个什么目标呢,八个字: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就是没有那个人做了官以后永远做官,你没能力就下台,也不能说你是一个底层的就永远不能提拔,只要你能干就能提拔。
第四条,互利互爱。这个以前讲了很多。墨子的主张就是:兼相爱,交相利。所谓兼相爱就是我爱大家大家也爱我,我帮助你们你们也帮助我。这就是墨子认为的一个合理社会,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因此他提出的社会理想就是六个字:平等互利博爱。那我想问问大家,墨子的主张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社会主义’,墨子这个人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古代雷锋。那接下来就有问题了。
  【画外音】墨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显赫一时,其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是个近乎完美的社会蓝图,为此墨子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表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崇高的责任感,但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主张到后来就没了踪影。那这么好的一个主张为什么中国人就不接受呢,它的弊端到底在哪?
  【正文】战国以后墨子的书就没人读了,直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统治者不愿意,第二老百姓也不愿意。统治者为什么不愿意,这个好理解,因为墨子的主张叫尚贤,就是领导人一定是最能干的,墨子设计的蓝图是这样的,最圣明的人当天子,次圣明的人当诸侯,再次圣明的人当大夫,再再次圣明的人当乡长,能力一般般的就当个村长算了,必须是这样一个等级,而当时的国家制度是世袭,世袭的领导人怎么可能保证永远是最圣明的呢,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不够格的领导人要下台呢,这些统治者会愿意吗,肯定不会嘛,这个好理解。
那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呢,老百姓应该愿意呀,老百姓不愿意的原因是墨子的这种生活方式太苦太累了。墨子的基本主张是,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因此墨子也有个基本观点,人只能做一件事,劳动。劳动以外的任何事都是错误的,你整天就是劳动不要干别的。什么休闲啊娱乐啊上个网啊,看个电影啊看看电视啊,肯定都不行的,怎么可以,看什么电视,有那工夫不会编个筐子什么的。墨子有个学生叫禽滑釐(滑音骨),是他的大弟子,跟了墨子三年,手上脚上都是老茧,脸黑的像个煤炭,不敢问老师一句话。连墨子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请他吃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