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罕篇第九: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020-07-13 06:34:23)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
【注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指孔子就农夫所问的问题,从首尾两头开始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问题就不解自明了。叩,叩问。两端,指鄙夫所问问题的首尾。竭,尽。
【解读】
此章也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孔子本人是十分诚实和谦虚的。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全知全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头,研究到底,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鄙夫,乡村的人,也指庸俗浅陋之人。叩,叩问。竭,竭尽。意思是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钱穆则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他说,“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可疑,使自开悟。”圣人当然是无所不知,他通过从两端穷竭叩问,使这个乡下人对其所怀疑之事都有所开悟,都弄明白了。这种解释也很好。
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是参照了舜的智慧,《中庸》上讲,“子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形容舜的智慧,是好问、好察迩言。他是天子,舜管理百姓,要常常问问大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迩是近的意思,多听听近处的意见,就是对自己身边能够明察秋毫,同时他又能隐恶扬善。有的人明察秋毫,发现了问题,不能隐恶扬善,反而到处去说别人的问题,这是扬人恶,“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样很容易发生矛盾,甚至祸及自身。所以舜能明察秋毫,对待事物的善恶、过于不及两端他都能掌握,对待不好的人和事,舜能够做到不当面指出来好,却把善的人事举扬出来,鼓励人做好事,让做错事的人自己对照找差距,让他们自己觉悟。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这都是圣人教给我们做人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