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子在,回何敢死?
(2020-06-21 09:20:54)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匡:地名,在今河南长垣县附近。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货的伤害,孔子和阳货长得相似,路过匡地,因此受到匡人围困。以女为死矣:女同汝。颜渊失群后至,孔子疑其与匡人斗而死矣。此惊喜交集之辞。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有三种死法,别人不到现场吊唁的,畏,是与人斗殴而死。厌,是行止危险之下,被崩坠之物压死砸死,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都不坐屋檐边上,怕瓦片掉下来把自己砸伤。溺,是冒失下河游泳溺死。这三种死法,叫轻生亡孝,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死了,把父母丢下了,所以是一种罪。
【解读】
患难见真情
这是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被困在匡地,处境艰难。过了很久,颜回才赶过来,孔子对颜回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显然有点儿责怪,也有担心。颜回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这几句简单的话,把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担心,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忠诚表达的淋漓尽致。师徒二人,这种生死与共的感情,让人动容。
巢谷在韩存宝和苏轼有难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与安慰,的确让其感激不尽。患难之中见真情,人间真挚情谊在此略见一斑。
【华杉详解】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在匡地被当地人围困。这件事前面说过,孔子和弟子们经过匡地,孔子长得像阳虎,都是大个子。而阳虎之前曾在匡地施暴,和当地人结下深仇。再加上给孔子驾车的颜刻,之前正给阳虎驾车。那颜刻又多嘴,指着城墙说:上回我跟阳虎来,就是从这儿攻进去的。给匡人听见了,所以人家没法不误会,把孔子师徒一行人包围起来,要抓住“阳虎”报仇。
孔子百口莫辩,但是也很镇定。前面《子罕篇》记载,孔子对忧心忡忡的弟子们说,文王之道在我身上,我命在天,若上天要这道传下去,我自然没事,匡人能奈我何?
子路要冲出去和匡人拼杀。孔子说,本来就是误会,拼杀个甚?拿出琴来,弹琴唱歌,一首接一首。围了五天,匡人慢慢相信他不是阳虎。孔子又派了一个弟子突围出去,去卫国找大夫宁武子帮忙,总算说清了,匡人解围放行。
脱离险境,一路狂奔,颜回落在了后面。孔子非常焦急,等颜回终于赶上,孔子脱口而出:我以为你死了呀!
孔子自己被围,他不担心自己会死。颜回晚跟上一会儿,孔子就担心他是不是死了。师徒之情,溢于言表。 颜回说:您老人家还在,我怎么敢死!
这就是颜回,父母在,不敢轻生。师父在,也不敢轻生。他绝不会轻举妄动,一定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还要事奉师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