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子在,回何敢死?

(2020-06-21 09:20:54)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后来赶来。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先死呢?”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匡:地名,在今河南长垣县附近。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货的伤害,孔子和阳货长得相似,路过匡地,因此受到匡人围困。以女为死矣:女同汝。颜渊失群后至,孔子疑其与匡人斗而死矣。此惊喜交集之辞。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有三种死法,别人不到现场吊唁的,畏,是与人斗殴而死。厌,是行止危险之下,被崩坠之物压死砸死,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都不坐屋檐边上,怕瓦片掉下来把自己砸伤。溺,是冒失下河游泳溺死。这三种死法,叫轻生亡孝,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死了,把父母丢下了,所以是一种罪。
【解读】 
患难见真情
这是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被困在匡地,处境艰难。过了很久,颜回才赶过来,孔子对颜回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显然有点儿责怪,也有担心。颜回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这几句简单的话,把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担心,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忠诚表达的淋漓尽致。师徒二人,这种生死与共的感情,让人动容。
 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总要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关心和认同,更需要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当然,朋友也分好多种,如普通朋友、患难之交等,其中患难之交是非常难得的。很多时候,能和我们一起笑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但是陪我们一起哭的人一定是朋友。我们说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并不是说那些陪你经历过大风大浪,和你一起承受过艰难困苦的人才算得上你的患难之交。在你落魄的时候向你伸出援手,在你失意的时候安静地聆听你的倾诉,在你得意的时候由衷地为你高兴,这也是患难之交。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不会因利益关系而和你在一起或离你而去。
 巢谷生活在宋仁宗至宋哲宗年间,他自幼酷爱学文习武,年轻时曾游于秦、凤、泾原地区,交结当地的英雄豪杰。1074年,巢谷的好友、熙河名将韩存宝因不熟悉少数民族情况而战败了。韩存宝自知罪责重大,于是将他行囊中的数百两银钱,托付巢谷转交给家小。巢谷慨然接受嘱托,改名换姓,步行往见韩存宝亲属,将银子如数转交,不辱使命。
 巢谷与苏轼、苏辙兄弟是同乡,少时即与他们相识交往。三苏在朝为官的时候,巢谷不愿意巴结造访。苏氏兄弟被贬出朝廷以后,巢谷已经73岁高龄,仍然不畏劳苦,步行拜访苏辙,自眉山至循州,行程万里。见到苏辙后,二人握手相视而泣,倾诉生平遭遇,过了一个月。巢谷又决定到儋州看望苏轼。苏辙见他年老多病,心中不忍,劝他说从循州到儋州有数千里,又要渡海,这是老年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巢谷却慨然回答:“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此时,巢谷行囊中只剩一点点盘缠,苏辙此时虽然贫穷,但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也多方设法资助巢谷步行前往儋州。
巢谷在韩存宝和苏轼有难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与安慰,的确让其感激不尽。患难之中见真情,人间真挚情谊在此略见一斑。
【华杉详解】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在匡地被当地人围困。这件事前面说过,孔子和弟子们经过匡地,孔子长得像阳虎,都是大个子。而阳虎之前曾在匡地施暴,和当地人结下深仇。再加上给孔子驾车的颜刻,之前正给阳虎驾车。那颜刻又多嘴,指着城墙说:上回我跟阳虎来,就是从这儿攻进去的。给匡人听见了,所以人家没法不误会,把孔子师徒一行人包围起来,要抓住“阳虎”报仇。
孔子百口莫辩,但是也很镇定。前面《子罕篇》记载,孔子对忧心忡忡的弟子们说,文王之道在我身上,我命在天,若上天要这道传下去,我自然没事,匡人能奈我何? 子路要冲出去和匡人拼杀。孔子说,本来就是误会,拼杀个甚?拿出琴来,弹琴唱歌,一首接一首。围了五天,匡人慢慢相信他不是阳虎。孔子又派了一个弟子突围出去,去卫国找大夫宁武子帮忙,总算说清了,匡人解围放行。 脱离险境,一路狂奔,颜回落在了后面。孔子非常焦急,等颜回终于赶上,孔子脱口而出:我以为你死了呀! 孔子自己被围,他不担心自己会死。颜回晚跟上一会儿,孔子就担心他是不是死了。师徒之情,溢于言表。 颜回说:您老人家还在,我怎么敢死! 这就是颜回,父母在,不敢轻生。师父在,也不敢轻生。他绝不会轻举妄动,一定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还要事奉师父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