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过犹不及。
(2020-06-13 07:07:20)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解读】
“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有贤德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了些,子夏又有些不足。”
子贡说:“那还是子张比子夏更贤德了。”
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子张并不比子夏更贤。”
后一篇:《长短经君德第九(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