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020-06-10 06:14:23)11.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
訚訚”,
訚字的读音为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行(hàng)行:刚强貌。然:用法如“焉',可以译为“呢"。
【解读】
此章表述的是孔门四大高足侍于孔子侧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态,以及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弟子众多,这些著名的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个性和特质,孔子讲学之余,环顾学生侍立在身边,心中的快乐满溢。子路刚强勇敢,后来果然在卫国的内乱中被杀害,孔子深深哀痛之。
[华杉笔记】君子的三种快乐
弟子们侍立在老师身旁,气质表现各有不同。闵子骞是訚訚如也,恭敬而正直的样子;子路是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侃侃如也,温和而快乐的样子。
子乐,孔子看见弟子们,非常快乐,乐什么呢?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种快乐,称王于天下都不算,一是父母健在,兄弟齐全,家庭平安;二是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心地坦然;三是得到天下的英才来教育他,教书育人。孔子此时之乐,就是孟子所言君子三乐之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但是,乐中有忧:“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由,是子路,那个刚强的样子,那幅随时准备舍生取义的架势,担心他会死于非命啊!后来,子路果然死于卫国孔悝之难。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朱熹注解说,长府,是藏货财的府库。没来由的改建它,劳民伤财,没有意义,不如保持原样。
不过,后人考据说,这改建有来由,闵子骞的说法,也有所指。
《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居于长府。”鲁昭公为什么要住到长府去呢,他是要以长府为基地,准备攻伐当时掌握鲁国政权的权臣季氏,所以居于长府,借其货财以结士心。后来鲁昭公于季氏斗争失败,流亡国外。季氏看见长府就来气,要改建它,跟之前孔子执政时堕三都一样,把它的围墙削低,规制缩减,不让它再成为下一任国君的武装城堡。闵子骞当时没有做官,也没有谏诤之责,只是微言讽刺,长府应该一如旧制,君臣之义也应该一以贯之。所以孔子说他一语中的。
也有人说,这里的“鲁人”,不是指季氏,而就是指鲁昭公。改建长府,不是鲁昭公政变失败流亡之后,而正是他为政变做准备所为。昭公这人,历来轻佻,季氏三家权臣,根深叶茂,势力庞大,他却试图轻举妄动,搬到长府去,大加改建,对政变做准备,而他的心思,是路人皆知,所以闵子骞说,你改它干嘛,你仍是君,他仍是臣,你依旧行事,他也无可奈何,但若要轻举妄动,便有不测之祸。孔子说他看得准!
到底哪个说法对?不知道。读书呢,太多考据也无益,只问自己学到啥,不问他“本来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没法回答你。
前一篇:夏朝|为什么像一出悬疑宫廷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