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020-05-25 06:17:18)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帅:通“率",率领。
【解读】
从本章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为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上位的为政者能够做到正己,就可以不令而行,上行下效,使天下人都归于正道。这种为政以德、讲究修身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中人治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杉详解】
“季康子”,是鲁国权臣,三桓之首,把持国政。他问孔子治国理政之道。
孔子说,“政”,就是正。正,是要正人之不正,以归于正。而正人先正己,你必须自己正了,才能去正别人。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从来没有自己不正,还能去正别人的。所以您要问我治国理政啊,首先不是怎么整治别人,而是整理自己。如果您做出正的表率,谁敢不正呢?
领导的任务,不是去治别人,而是要让别人模仿自己。因为你在上位,模仿你就是大家的原始本能,生物基因里就有的,不用你操心。你要操心的,主要是你自己,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季康子又问盗,当时鲁国盗贼多如牛毛,治不了,问孔子怎么治。孔子心想,这盗贼怎么来的?不都是你自己鼓捣出来的么?当然不能这么直说,但他也抢白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如果你自己不贪,你拿钱奖励人去偷盗,他也不去。你不停地想方设法与民争利刮地皮,那人能不去偷盗吗?
国家坏人太多了,季康子又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严刑峻法,把无道之人都抓了杀了,让大家都做好人,如何?孔子说,您抓得完、杀得完吗?您自己行善,老百姓就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您先看看自己的风,到底是在往哪边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