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薛能《春日使府寓怀二首》: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2020-05-19 15:24:13)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薛能·唐)
             其一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这是唐代薛能春天在使府内有感而发写的诗,共二首,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中感叹时光的流逝,同时表达了自己以匡正世风为已任的忧国忧民情怀。题中的“寓怀”是寄托情怀的意思。下面分句解释一下诗的大意。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一想到流年暗转就为各种事情都还没有完成而心惊不安,(这是因为我)已放弃了过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而被尘俗之事缠上了头。“渔父”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是一种意象符号,借以表达隐遁、不预世事的生活。源于庄子、屈原二人的《渔父》篇。“尘缨”比喻尘俗之事,与“渔父”的逍遥相对。语出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青春时光公然背离我而去,白头发像欺负人似的屡屡生了出来。堂堂:犹公然。故故:屡屡;常常。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学说遭遇困顿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事,写的诗流传身后又有何荣耀。道困:道,思想学说;困,为人所阨阻。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并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意在社稷人心。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有谁顾念应该担负起致力于朝政清明的重任,(只有我等)独自用雅正文学来匡正人们崇尚轻艳文学的局面。合:应该。负:担负。清朝:朝政清明。力:致力,努力;从事于。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这里是指有“复古”之风的“雅正”文学。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 郑国的音乐。《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这里代指当时文坛的俗艳之风。晚唐时期,奢靡之风盛行,人们纵情享乐,耽于声色,当时很多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写有艳情诗。
    诗中“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曾被后世多家诗话类著作引述。说的是黄庭坚年轻时误以为这两句诗是杜诗,孙莘老告诉他说杜诗不是这样的风格,黄庭坚由此知道了“杜诗高雅大体”云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作为感叹时不我待,青春不再的名句,在涉及青春、惜时等话题时,常被引用。例如璧清《愿新年,胜旧年》:“二十五年光阴奔马绝尘而去,一路犯二,一路奔三,年年辞旧迎新的时刻,只是渐渐多了‘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的伤感。”
                                                    其二                                                                        
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
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
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
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