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正子《山房随笔》:茅山诗祸

(2020-05-11 14:23:22)
    梁栋隆吉题茅峰云(《大茅峰·杖藜绝顶穷追寻》):“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界开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升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何人更守元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寻幽深。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作《离骚》吟。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长啸一声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隆吉以戊辰登科,任仁和尉,老依元符宫宗师许道杞。许甚礼之,且赒其家。梁好嘲骂,众道士恶之,遂笺此诗告官,以讥时逮捕金陵,备尝笞楚,卒得免,亦终不偶(不遇、不合;引申为命运不好。)而殂。
元朝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言论空间相对疏阔的朝代,文人的牢骚在朝廷看来就是不足挂齿之事,比如茅山诗祸的主角梁栋写的几句诗。
梁栋是元朝初年人,“平生好吟咏”,有事没事喜欢游山玩水。一日到离家江苏镇江不远的茅山游玩,登上大茅峰,在墙壁上写下一首长诗,题为《大茅峰》: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
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学离骚吟。
我来挽仰一慨慷,山川良昔人民今。
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一声长啸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
平心而论,这首诗的意境并不怎么样,可偏偏被人给盯上了,这就是茅山道士许道杞。
梁栋和许道杞结过梁子。许道杞反复揣摩梁栋的诗,竟从“碧云遮断天外眼”“小龙入海明珠沈”两句中,读出了“谤讪朝廷,有思宋之心”的意味。
许道杞将梁栋的诗举报给茅山属地句容县(今天的句容市)县令。当地不敢怠慢,马上把梁栋打入大牢,同时将这株“反革命大毒草”上报给朝廷。
入狱后,梁栋上书辩解,“吾自赋诗耳,非谤讪朝廷也。”但句容县不仅听不进这番辩解,反而把梁栋在大茅峰上题诗的墙壁整块敲下来,作为罪证密封送往京城大都。
正当句容县等着大都一纸判书下来,就将梁栋秋后问斩时,朝廷的圣命让句容县大跌眼镜:“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妄议朝廷,诽谤朝政,无论是在秦汉、唐宋还是明清,都是动辄杀头的死罪。但在元朝看来,小事一桩嘛,别说人家没有“谤讪”,就算“谤讪”了,我堂堂天朝,岂是几个文人就能骂垮的,还能没有这点度量吗?
对梁栋“茅山诗祸”的处理,可以说是元朝对待文字狱态度的标志性案件。由此,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文字狱案底上还比较干净的朝代。祸从口入、罪从文出,不再成为文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此殊荣,竟被一个外族政权摘得,简直是反讽。
元朝之“元”,出自《易经》“大哉乾元”。“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成为“大哉”的最好注解。
这种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不怕风吹浪打的包容,不能仅仅为“大哉乾元”的元朝所独有,更不能成为历史的绝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