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020-05-08 06:19:33)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说:“善人教导训练百姓七年时间,就可以叫他们去作战了。”
【注释】 
即戎:参与军事。
【解读】
孔子是主张和平的,他反对暴力和带有侵略性质的兼并战争;但他也知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故同意保卫国家、抵抗外侵的战争。他认为必须保持民众的忧患意识,要加强人民保卫国家的教育和训练,做好战争的准备。
【华杉详解】
 孔子说:仁善的人教导人民七年,就可以叫他们去作战了。又说:用未经训练的人民去作战,那就是抛弃他们啊!

孔子很少谈兵,但他也是能文能武,也能发动战争。他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夹谷之会,和齐景公剑拔弩张一回,压了齐国一头;隳三都时,和费邑打过一仗,赢了;之后还曾劝卫灵公伐蒲,卫灵公没听从。孔子说仁善的人带兵,我们熟悉的话,不是都说“慈不掌兵”吗?我们来看看慈不掌兵的全文是什么——“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意思是,慈爱的人不带兵,讲感情的人做不成事,讲义气的人经不了商,善良的人做不了官。这是谁总结的呢?我一直查不到,因为它是民间的,或者说,是失败者总结的,他的意思是说:“不管哪个领域,成功者都不是好人,我不成功,因为我是好人嘛。”所谓厚黑学,就是这么来的。阴暗的人,举着蜡烛去找阴暗面,光明的人,用心去寻找光明,各有选择。 孔子说,这样的善人,教导人民七年,就可以让他们上阵打仗了。教导什么呢?朱熹注解说,教导他们孝悌忠信的思想、务农讲武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信任亲近长官,能够舍生忘死,就可以作战了。总之,一是思想工作,二是战斗训练。

孔子为什么说七年呢,不知道。他之前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果用他执政,一年就能见效可观,三年就能成功。但治兵却要七年。他或许是强调治兵之难。 兵法的关键在于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孔子说,如果把未经训练的人民驱使上战场,那就是抛弃他们啊! 不过,兵家也有不同的说法,韩信说“驱市人而战之”,把未经训练的市民,直接投入战场,也能打胜仗,办法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使人人各自为战。这是兵法讲“任势”,造成那形势,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 韩信的说法,和孔子的说法,是两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语境。孔子是讲军队建设,韩信是讲敌人来了,手里没军队怎么办。兵法的关键在于练兵,成天研究仗怎么打,不研究练兵,不研究军队建设,那做不了统帅。跟咱们做企业一样,如果只研究“现在打法变了”,不投入员工培训,不投入组织建设,不投入流程运营,那也做不了企业家。那员工你没教过他,你认为他拿了你工资就应该能干,那你是抛弃他,也是自弃。

兵法的关键在于练兵,成功都在于平时的积累准备,不在于战场上的高超智慧。高超智慧,是讲故事用的,成功的真正原因,没什么精彩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