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020-05-03 06:17:15)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道:“乡里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乡里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解读】 
如何正确对待公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身边的人们打交道,这一过程中,他人就会给我们一系列的评价,这就是公论。如何看待这些公论?在致力于追求君子之道的孔子看来,子贡提出的“乡人皆好之”和“乡人皆恶之”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所以孔子说“未可也”。孔子认为,真正的贤者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作为一个社会人只要不是以讨好他人为目的,那么别人对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必然会有不同的评价。结合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有人会认为言之有理,行之有道;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话说得有问题,事做得更不对。孔子乃千古圣人,知道为人之难,做事不易,所以说“乡人皆好之”和“乡人皆恶之”皆“未可也”,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善者”认同自己而与之交好,让“不善者”远离甚至憎恶自己。 
“乡人皆好”未必真好。有些人,表面上乐善好施,擅长收买人心,实际上却满肚子阴谋诡计。不明就里的人们,都会对他夸赞不已。想当年,王莽未篡位时,何止是乡人皆善之,乃是举国皆善之。结果如何?竟然做了乱臣贼子。“乡人皆好”或许是一种典型的老好人,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人,他们见到错误不批评,是非面前不说话,遇到问题绕道走,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实际上是怕得罪人。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做法对身边的人都有好处,骨子里其实只为自己着想。老好人们平时不干实事,没事喜欢拉拉关系,四面讨好的别人,一个单位也好,一个企业也罢,如果总是让老好人凡事占得先机,其他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就会吃亏,这样就会挫伤多数人的积极性,贻害我们的事业。
 “乡人皆恶”,也未必是真恶。有道之士,往往特立独行,言语行动皆有为人所不解者,更不用说见识普通的乡人了。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是不为人理解的典型。李贽晚年,弃官隐居湖北麻城龙潭湖上的芝佛院。在这里,李贽著书立说,揭批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还在讲学时抨击时政,听者甚众。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李贽剃头落发,表示断绝尘世。但是,在遁入空门之后,他既不受戒也不念经,成为一个异端。当地的保守官员和普通百姓对他的行为甚为不解,怕他带坏了风气,群起围攻,甚至要把他驱逐出境。乡人皆恶之,也可能因为被冤枉。明朝末年,一代名将袁崇焕含冤被杀,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是卖国贼,抢着吃他的肉。但历史证明,袁崇焕忠肝义胆,节烈千秋。
 能做到“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在面对善者时,有善之一面;在面对恶者时,有恶之一面,方显智者风范。在这一点上,鲁迅堪称典范,他一生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挣扎奋斗,一方面他用笔主持社会正义,揭露当时统治的黑暗,反抗强权暴政;另一方面努力地保护爱国青年,培育新生力量。他以笔墨为号角,唤醒中华名族精神,乡之善者好之;他无情地揭露统治者的专制和暴政,乡之恶者恶之。鲁迅这种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情怀,让人们对他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重。
 所以,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公论,包括身边人的言论以及媒体舆论。对那些“乡人皆好者”,我们要看清他的真面目,看他到底是“好好先生”还是有真才实学;对那些“乡人皆恶”者,我们更要仔细分辨。对那些“善者好之,恶者恶之”的人,我们要着重关注和培养,他们才是社会或组织的希望之所在。
【华杉详解】
 子贡问老师,如果一个人,全乡人都说他好,这人怎么样?孔子回答,那可不好说!子贡再问,如果全乡人都说他坏呢?孔子回答,那也不行,最好是全乡的好人都说他好,坏人都说他坏,那他才真正是好人!
朱熹注解说,一乡之人,自然有公论,但是,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以其同类为好恶。如果好人说他好,坏人也不讨厌他,那他一定和坏人有苟合之行。如果坏人讨厌他,好人也不喜欢他,那他是完全没有值得赞许的行为。 所有人都说他好,我们叫好好先生,孔子把这种人叫“乡愿”,是媚世之人,见好人他假装好人,见坏人则同流合污,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欺世盗名之人。孔子又说过:“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既能爱人,又能憎恶人;既让一些人爱戴,又让另一些人憎恨,这才是仁者,价值观明确,爱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和稀泥,不能得罪人,就是贼,德之贼。 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去刺激挑衅别人,但也不怕得罪人,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事。理念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