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园诗话》卷一:四四、四五——味欲其鲜,趣欲其真

(2020-04-24 06:17:32)
硬读《随园诗话》(36)
四四
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尝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我每每作咏古、咏物的诗,必定将涉及此题目的书籍,无不搜集个遍;等到诗写成了时,仍然不采用其中的一个典故。有人曾经说:人作诗有典故而不用,就像有权势而不施展一样啊。
真老实人言:
        厚积薄发,乃是作诗作文的法门之一。袁枚力倡性灵之说,辟走前无之路,当然要尽知前古之事、前人之言,方能跳出古人窠臼,发出新语新意。我们今日作诗作文,也应学习此法。尤其是咏古、咏物诗,须得搞清史实由来,弄清物象原理,知道前人评说,才能够借事借物说出前人未语之言,绝不能望文生义、捕风捉影而衍生出一通说辞。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事作诗,一理也。
四五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
熊掌、豹胎,是食材里最珍贵的东西了,但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牡丹、芍药,是花卉里最富贵艳丽的品种了;但剪切清供案头,不如野蓼、山葵。味要得其鲜味,趣要得其真趣;人必知道这个道理,才可以与其谈论诗词。   
真老实人言:
     凡做菜,取猛火重料、浓油赤酱者,一般都是食材不新鲜。
     凡作诗,取生词僻典、变格险韵者,一般都是性灵不通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