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庶矣则富之教之

(2020-04-17 06:11:15)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子。孔子说:“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
适:往,到……去。仆:动词,驾御车马。亦作名词用,指驾车的人。庶:众多。加:再,增加。
【解读】
本章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政治思想,认识到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孔子重视教化,但并不凭空言道,而是明白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 效的。所以,一定要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华杉详解】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仆”,“仆”,是仆御、驾车,冉有给他驾车。孔子在车上说:“庶矣哉!”“庶”,是人口众多。冉有问:那人口多了,该怎么治理呢?孔子说:让人民富起来!我们现在常说一个地方富庶,就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人又多又富。冉有问,那人民富起来之后,又怎么治理呢?孔子说,办教育,施以教化。
     前面孔子说熟读《诗经》就能治国理政,《诗经》就有这么一句:“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管子也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人民富裕了,就容易治理;人民贫困,就难以治理。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富了,他就“安乡重家,敬上畏罪”,安于乡里,看重家庭,他就不会乱来。如果他穷困,他就“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乡里待不下去,家里也没什么可以再失去的。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 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庠序”,地方学校。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种礼仪。十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富民政策,教育政策,是中国几千年治国思想的主流,周文王就是以富民政策、教育政策,再加上移民政策起家的。别国一家给一百亩地,移民到周的,他一家给一百五十亩,而且只要有才干,被选拔做官的,无论从哪国来,什么出身,都给予世袭贵族待遇,这样大量吸引移民,周越来越富庶,最终兼并了商朝三分之二的土地,并在他儿子周武王任上推翻了商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