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2020-04-05 06:08:36)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解读】
三年之丧的丧礼在孔子以前的《尚书》中就有记载,孔子认为这是孝道的体现。
【华杉详解】
“《书》”,就是《尚书》。高宗,是商朝的高宗武丁,是一位传奇君主,开创了史称“武丁中兴”的盛世。“谅阴”,朱熹注解说:“谅阴,天子居丧之名,未详其义。”大概就是父亲去世,守丧的意思,具体为什么叫谅阴,朱熹也不知道。后人考证,“谅阴”,就是“梁闇”,闇,音n,就是庵,就是庐,搭个茅庐。
子张问孔子:“高宗武丁,继位居丧,住在草庐里,三年都不说话,为什么呢?”孔子说:“岂止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薨逝,新君继位,在居丧三年期内,国君是不理政事的。百官总己,总摄己职,自己管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呢,听命于冢宰,就是太宰,宰相。”头三年,新君不管事,宰相管事。三年后,守丧期满,新君才亲政。
那守丧为什么要搭个茅棚住呢?因为丧亲之痛,听不得别人的声音,特别是听不得其他人的欢笑声,家里各种人来人往,还有小孩子嬉闹,所以在旁边搭个草棚自己住,或者,在父母坟前搭茅屋住三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他坟前搭茅屋守丧三年,而子贡独自守了六年才离开!子贡啊,他是孔门弟子的首富,交游天下诸侯,生意通达四海,是事业做得最大的人、最忙的人,因为忙,老师死的时候,他在外地,未能及时赶回,那时候没飞机啊,所以他为老师守六年,报答老师。这可不是开玩笑,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守丧三年,是孔子一直倡导的,至于这样是不是耽误了工作、耽误了国家大事,他认为根本不重要。一呢,他的观念,是先有自己家,再有国家,人要先顾自己家人,然后才是对君王、对国家,自己家都不顾的人,他怎么会爱别人、爱君王、爱国家呢?第二,他认为,先有人道,后有政道,人情的事儿都耽误了,政道又有什么用?治国理政,不就是为了人情冷暖吗?这是他的价值观次序。
父皇病危之时,武丁才回到宫中,并在父皇薨逝后,作为长子,顺利继承帝位。然后就发生了三年不说话的事。吴国桢在《中国的传统》一书中分析,小乙要传位给武丁,而武丁有四兄弟,虽然他是长子,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商朝的继位规矩,是兄终弟及,然后再由最小的弟弟,传给他的长子。小乙就是他那一辈最小的弟弟,而武丁是他的长子。既然兄弟都有继位机会,朝廷难免有不同派别,让武丁离开宫廷斗争的漩涡,到民间去,是父亲小乙对他的一个苦心安排。他谁的派别都没参与,就不会有错误,不会有树敌,帝位本来就是他的,他到时候回来继位就是了。
武丁继位后,他采取了绝对沉默的策略。以守丧为名,不说话,一句话都不说,他就可以躲在后面观察,既评估每一个贵族大臣的立场和能力,观察他们之间的派别关系以及各种政治活动,同时,又避免自己的任何想法和意图,被他们发觉或误解。
所以,钱穆说他不是不说话,只是不谈政事,这个猜测是肯定不对的。在一个地方说话,就得解释为什么这个话可以说,那个话不能说,标准在哪里。这个理不清,武丁采取的,是“绝对沉默战略”,跟任何人都不说话,对不起,我在守丧,守丧三年,三年不能说话。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做任何事,都有很简单的办法,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你做不彻底。我们又讲回“凡事彻底”,成功不是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彻底。武丁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很彻底,三年一个字不说,跟任何人都不说。我敢肯定,他跟老婆都不说,这他能做到,而且守丧期间是不能有夫妻生活的。这他也能做到,因为他三年后可以补回来,他活了很长时间,身体好得不得了,有至少64个妻子,生了至少53个儿子。汉朝有个叫赵宣的人,沽名钓誉,号称守丧二十余年,一直一个人住在墓道之中。于是郡长官认为他是大孝子,推荐他做官。结果被揭发他有五个儿子,并且这五个儿子都是他居丧期间生下的,这就说明他违犯了居丧期间夫妇不可同房的规定,于是长官大怒,给他以惩罚。赵宣本想以居丧持久来哗众取宠,却不料身败名裂。
武丁三年不说话,大臣都急了,急了也没办法,等三年吧!大家都小心谨慎,不知道他要干吗,真是各自管好自己的事,三年后再说。国家有什么事呢?都是这些当权的人在生事,他们不生事,老百姓该干吗干吗,国家太平得很!
三年终于过去了,大家都等皇上开金口。武丁呢,还是不说话。
这大家不干了,上书说,君主要说话,才能发布命令,您不说话,我们就得不到指示,没有您的指示,我们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呢?
武丁写了一段答复:我不是不想说话啊!但是,我是君主,我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的楷模,我怕我德不配位啊,我说话,说错了怎么办呢?我说错了,大家也照着做,那不就危害天下吗?所以我不是不想说话,我是真的不敢说啊!
三年了!大家等了三年了!您不说话,我们该怎么干还可以怎么干,但是,谁该升官啊?谁该加薪啊?这些总得让我们有个方向吧?不行!这回大家团结起来,坚决要求陛下说话!您赶紧说!您说什么我们都听!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武丁终于说话了,他说了什么呢?他说了一个梦:
我真的是怕自己德不配位,所以不敢说话,大概也因为我这样,感动了天听,昨天晚上啊,天帝托梦给我,说他派了一个人来辅佐我,说这个人来了之后啊,一定把国家治理好。说这个人呢,现在是个老百姓,就在我们国内。我梦醒了之后,还非常清晰地记得他的样子,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这个人啊!
终!于!说!话!了!
陛下终于说话了!满朝沸腾!快找画师来!陛下您说说他长什么样!画下来!赶紧去找!搜遍全国每一个角落,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
全国动员,很快找到一个正在挑土筑墙的苦力,长得跟画像一模一样,带来给武丁指认,武丁说:哎呀!就是他!这就是天帝托梦给我治国的人!
这人是谁?就是他的老朋友傅说嘛!傅说当场被封为公,成为商朝执政,没有任何人反对。他也真的像天帝派来的一样,治国理政,成为一代名相,辅佐武丁,开创了武丁中兴的一代盛世。武丁呢,他哪里不说话,安邦定国,开疆拓土,田猎游玩,广播情种,多生儿子,他一样也没耽误,在位五十九年,活了一百岁。他根本就不是不说话的闷人,他是独领风骚的骚人!
前一篇:丰子恺: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