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石公《素书》第六章遵义章:名不胜实者耗。

(2020-04-02 06:35:52)
原典
    名不胜实者耗。(名声与实际不相称的人,必会受到损害。
    注释
    注曰:陆贽曰:“名近于虚,于教为重;利近于实,于义为轻。”(名号虽虚,而利于教化人心;钱货虽实,而不利于培养道德。)然则,实者所以致名,名者所以符实。名实相资,则不耗匮矣。
    王氏曰:“心实奸狡,假仁义而取虚名;内务贪饕,外恭勤而惑于众。朦胧上下,钓誉沽名;虽有名、禄,不能久远;名不胜实,后必败亡。”
    解释
    历史上名气和实际的才能不相符的人很多,有的名气很大,但没有才能;有的不尚张扬,没有名气,但很有本事。后者一般往往能取得大的成就,而那些名不副实的人,即使得到了显赫的头衔和名声,也是不祥之兆,最后必然导致灭亡。因为他的能力担负不起他的名气所应该承担的重任,只能为名所累,最后害人害己。
    《淮南子》说:俸禄超过了自己的功劳会损害自己,名声超过了实际会遮蔽了自己。
    孟子说:名过其实,君子感到羞耻。
    举例
    战国时,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他的儿子赵括也喜欢谈论军事,很有名气,但并没有真本事。赵奢临死的时候,告诫妻子说:“赵括如果带兵,赵国一定失败。”不久,秦国侵犯赵国,赵王起用赵括率兵抵抗,赵母劝谏也没用。赵国与秦军战于长平,赵括大败,赵军四十多万投降,全部被秦活埋。从此,赵国的精锐部队被消灭了,国家也从此一蹶不振。
    蜀汉时的马谡深通兵法谋略,很受诸葛亮的器重。但刘备临死的时候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一定要看到这一点。”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让马谡做了参军。
    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破例用马谡为先锋。马谡部署不当,被魏国大将张颌所破,导致诸葛亮失去了前进的根据地。诸葛亮只能退军,并杀了马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