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十三:“田小姐式”贵族,你不懂

最近田朴珺在网络上又火了一下,原因是一篇被刊登在某杂志上的田小姐的高论: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这其实是她几年前的文章,当时刚看到田小姐这么说,我挺高兴的,我想:如果是真的就好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贵族不是培养出来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贵族,是因为他爹妈就是贵族,他爷爷奶奶也是贵族……
是田小姐给了很多人希望——别气馁,你的孙子还有希望。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孙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贵族呢?
毕竟我儿子至今还偶尔会当众抠鼻屎呢,我看悬。
什么样的人喜欢给自己定阶层呢?确实有这样一些。
以前我看有些姑娘穿着GUCCI的套装拎着PRADA的包包,却始终过不了内衣只有158块钱这个心里的坎。
阶层上升的通路上,最难受的是过不了自己这关。
田小姐心里的这关,可能就是“我首先自己得觉得自己有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照耀下的高贵女子忙着学习如何把盘子里的食物切出完美的贵族曲线,而平民们还在忙着叮嘱孩子吃剩下的东西如何垃圾分类。
哦,贵族不用自己扔垃圾,我忘了。
贵族有贵族的苦恼,平民有平民正在努力攀登的高度,可田小姐呢,偏偏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把所谓的贵族通路和每一个中国人搭上了关联,爸妈没有在吃饭时教育中餐礼仪都是文化沦丧的祸根。
田小姐说:我们中国人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
于是她觉得大家都应该学一下在吃西餐的时候如何使用刀叉,见到"Sir"的时候如何握手,顶一本贵族气质的羊皮卷在头顶练平衡,这就是“有文化”的第一步……
那么田小姐心中的“文化”绝对是超越了普通人,站在了贵族的视角,在我看来,她们所认为的礼仪和尊重在于“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田小姐说:我们现在对贵族的理解就是我有500平米的房子,我有奔驰,劳斯莱斯——那不是贵族,那是暴发户。
也许田小姐对大多数人有误解,大部分人并没有把住大房子开豪车的人定义为“贵族”,在中国谁用这个词?
被田小姐一说,感觉中国遍地是不开化的文盲,骑驴找路的时候看到一辆拖拉机都两眼放光似的……
拜托,马上都2020年了。
正如没人认为“有钱就是贵族”一样,我们也一样不认为那些“花钱去学贵族礼仪的人就能成为贵族”。
田小姐说,在美国吃了那么多次西餐,但到了英国之后,坐在一个哈利波特式的400年老房子里,邻座都是贵族……
我向来以为田小姐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哈利波特式的老房子”......英国有那么多老房子,诺曼式,哥特式,斯图亚特式,都铎式,维多利亚式或者乔治亚式都可以……
“哈利波特式”是个什么鬼?田小姐是想说自己看过《哈利波特》这种贵族小说或电影吗……
其次,400年,在欧洲敢叫“古老”,文化储备显得不足。
关于贵族,像无知少女追星那样盲目崇拜所谓贵族是不明智的。自古至今,压榨平民、强收苛捐、荒淫无度等等那些脏乱差的事,都来自贵族。每一个你所羡慕的贵族,也许只是在黄金白银之下堆积的尸骨中滋养出来的一片虚幻的美景而已。
向往贵族那表面华丽的生活状态,憧憬他们用始终端着的姿态俯瞰众生的快感,恰恰就是鄙视现在的自己。
田小姐迷恋的贵族气质,甚至包括唐顿庄园里那种用银色盘子递纸条,纸条上面写着wifi密码。
在我看来这是贵族阶层的腐化堕落。贵族在一起应该点上蜡烛,把酒吟诗,畅谈古今,不问民间烟火,要wifi干什么?想拿出手机来上网发朋友圈?
田小姐说:中国太缺少尊重了!
也不知道“缺少尊重”和“培养贵族”,有什么联系。这其中可能存在两种解读:
第一:要想获得尊重,先要成为贵族——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第二:成为贵族,我们就学会尊重了——比第一条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
不管是不是贵族,尊重是必须的和基本的。尊重别人先从尊重自己开始。如果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贵族太丢人了,那你即使成了贵族也挺丢人。
但田小姐崇尚贵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她还开了家“承礼学院”,据说学费近百万,然后就可以每天与贵族为伍,学习如何优雅地握手、怎样和贵族一起吃饭......先从企业家们开始,再到青少年的培养,还有寒假营和暑假营。
贵族的培养看来真的不需要三代,一个暑假就能毕业一大波贵族。
说实话我并不反对大家多学一些礼仪,提高自身素养,看起来也美,不过我不认为像田小姐这样把礼仪与“文化”、“贵族”挂钩,最终在她所理解的“上流社会”中产生快速变现渠道的行为,真的配得上礼仪本身的高贵。
有那么多人办了商学院,名正言顺飘着铜臭的香味,也挺好的;可田小姐分明也是办了个类商学院的学院,却冠以文化礼仪的名头并拔高到了“提升中国人文化”的高度,而实际上迎合的也仍是那一小撮最怕丢了“体面”的人,不遭骂恐怕对不起劳动人民。
中国缺文化吗,缺礼仪吗,缺的只是一部分人的贯彻落实,而不是需要用你们所谓的西方贵族精神来弥补。真有心提升国民素养,不如好好宣传五讲四美,提升全民对礼仪和尊重的认知。
其实现下有不少类似传授贵族礼仪的机构,开设的目的,或者说唯一目的,就是赚一部分物质跟上了精神却跟不上的人的钱。
甚至有不少家长会迷信这样的教育,觉得孩子去受贵族礼仪的熏陶,出来就是贵族气质了。对于这类家长我想说海燕呐,你自己悟吧。
田小姐对“女性独立论”的宣讲过了一个周期,并无数次被打脸之后,又开始了“贵族精神论”的另一番打脸。
一边说着“三代出不了一个贵族”,一边把“贵族速成班”办成了有钱人俱乐部,这样的田小姐,可以帮助很多有共同语言的人们快速进入“贵族”的圈子,奔向人生巅峰。
也许是王先生的红烧肉离贵族气质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