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肥市2020届高三调研性检测(零模)语文试题命题解读与评分细则

(2019-07-09 12:24:40)
分类: 试卷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
试题分析:A项“就自觉地通过言谈歌咏……”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B项“同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理解错误,原文第1段“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佐证”并非“元典”。C项见第4段“在欣赏民歌的时候……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正确。D项“有了……才会有……,民歌也才会有……”表述绝对化。
参考答案:C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见第1段。B项错误,见第2段,将论证推向深入的并非“当今社会生活与民歌自身价值的激烈冲突”,而是“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C项见第3、4段。D项见2到5段。
参考答案:B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强加因果,删去“因而”。原文见第1段首、尾句。B项见第3段。C项见第3段末句和第4段首句。D项见第4段最后2句。
参考答案:A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检索、筛选材料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B项见材料一。C项见材料二表1,“媒介社会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媒介出现”的社会文化结果,“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的“信息社会”,其社会文化结果是“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会”。D项见材料二表2。
参考答案:C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各类媒体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偷换概念,见第1段“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B项“传统媒体已经没落”曲解文意兼表述绝对化,见材料四“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这里的主语中心语并非“传统媒体”而是“舆论传播”;从材料一、四主要内容看,传统媒体仍然大有可为。C项见材料四,正确。D项见材料二表2及表1,“与此成正比”于文无据。
参考答案:C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紧扣“如何解决……问题”,规范表述。主要见材料三、四。“问题”主要是材料三第1段“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材料三第3段“新闻内容同质化”,以及材料四“破坏了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环境”。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群策群力,政府部门、社会受众、新闻媒体这三方应当共同努力。
参考答案:
政府部门:规范、宣传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不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2分)
社会受众:增强对不正当信息的判断能力,规范个人行为,杜绝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2分)
新闻媒体:注重内容创新,对网络虚假信息加强把关,注重形成好的舆论场。(2分)
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A项“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曲解文意。
参考答案:A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及理解小说主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人物形象,区别是在考查“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我”的眼里看小吕,更多理想性而非客观性,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嫌疑。要紧扣“好警察”的基本特征,结合文本合理分析。要注意,圆形人物不同于扁形人物,前者的形象特征是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而陆续呈现的,所以要有迅速把握情节、有效划分层次的能力。
参考答案:
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2分)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2分)
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不顾奔波劳累,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2分)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对文学作品构思技巧及效果的赏析。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织、穿插这一“叙述方式”,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角度论述其“好处”。
参考答案:
“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解开悬念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2分)
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2分)
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反映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更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2分)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起初在州郡做官,后来升为涿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风政修明,流爱(推爱及人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太守认为他能干,委任郡职,兼领六县。政治修明,深受百姓爱戴,在职七年,道不拾遗。
顺帝末,扬、徐盗贼群起,磐牙(交相连结。一说如犬牙相交。连岁。顺帝末年,扬州、徐州盗贼四起,连年互相勾结。
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乱,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冯绲将兵督扬州刺史尹燿、九江太守邓显讨之。建康元年(144),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叛,屯据历陽,成为江淮大祸。朝廷派御史中丞冯绲将兵督促扬州刺史尹火翟、九江太守邓显讨伐他们。燿、显军败,为贼所杀。耀、显军败,被贼所杀。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郡县,杀吏人。又有陰陵人徐凤、马勉等又进犯郡县,杀掠官吏人民。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徐凤穿红衣,带黑绶,自称为“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于当塗山中。马勉戴皮帽,穿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垒在当涂山中。乃建年号,置百官,遣别帅(偏军之统帅黄虎攻没合肥。于是建年号,设百官,派别帅黄虎攻陷合肥。
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第二年,广陵贼张婴等又聚众数千人谋反,占据广陵。朝廷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才,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朝廷广泛征求将帅,三公推举滕抚说他有文武全才,拜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联合州郡数万人一起讨伐。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等差。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梁太后担心群贼屯驻勾结,诸将不能制服他们,又提议派遣太尉李固。未及行,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千五百级,徐凤遂余众攻烧东城县。没有出发,碰上滕抚等进兵击贼,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一千五个首级,徐凤就带领余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下邳人谢安响应征募,率领他的宗亲设埋伏攻击徐凤,并斩了他的头。朝廷封谢安做平乡侯,邑三千户。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拜滕抚为中郎将,督导扬州、徐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滕抚又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赵序犯了畏懦不进的罪,又诈增首级,被召回杀头示众。
又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九江,杀郡守。又历陽贼华孟自称“黑帝”,进攻九江,杀郡守。抚乘胜进击,破之,斩孟等三千八百级,虏获七百余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算。滕抚乘胜进击,击破了,斩了华孟等三千八百首级,虏获七百多人,牛马财物不可数计。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于是东南全部平定,整顿军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一子为郎。抚所得赏赐,尽分于麾下朝廷封抚做左冯翊,除一子为郎。滕抚所得赏赐,全部分给了部下。
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滕抚性格端方正直,不结交权势,宦官们怀恨在心。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是一个官名。初置时称“领尚书事”。录尚书事并不是独立的官职,常以它官兼领。是外部人员对尚书台事务的干涉。,承旨奏抚,天下怨之。卒于家。等到论功行赏,太尉胡广当时录尚书事,承旨上奏罢黜滕,天下都怨恨起来。后来,滕抚死于家中。
10.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处断句属记叙性质,当抓住人物及其行为的关系。第1个主语是“下邳人谢安”,他的行为是“应募——设伏——斩之”。第2个主语是“朝廷”(习惯性省略),其行为是“封(谢)安——拜(滕)抚”。第3个主语是传主“(滕)抚”,其行为是“进击——斩获”。B项“(徐)凤斩之”断句不当。C项“封安为平乡侯”应断开。D项“(徐)凤斩之”断句不当,“拜抚中郎将”不应断开。
参考答案:A
11.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不熟悉的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迁”不用于兼职、代理官职,与句中其他词语有别。
参考答案:B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B项“建康元年,他先后平定……广陵张婴等叛乱”错误,原文“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
参考答案:B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翻译要注重对句意的整体把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答案:
(1)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
梁太后担忧众多反贼屯兵集结,众将不能制服,又商议派遣太尉李固前往。
(语意通顺给3分,译出“屯结”“”各得1分。)
(2)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
于是东南全部平定,整顿军队而归。让滕抚担任左冯翊,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郎官。(语意通顺给3分,译出“振旅”“”各得1分。)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按照文言省略的规则,五六句应当为:“一峰云青一峰(云)白,青(云)尚笼烟白(云)凝雪。”B项“用白雪来比喻山峰”错,应当是比喻白云。
参考答案:B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主要原因分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1)本诗描写“松树塘”之“万松”,则“景致吸引”从而诱发“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受,这是客观原因。(2)一般人见到如此景致,未必如此动情,但诗人是“好奇”“狂客”,其性格特质与众不同,更容易沉醉于诗意的境界,这是主观原因。(3)青松是古人常常描写和赞美的重要意象,本诗写出万松之自然奇观,但万松之“干悉直上无回容”,无疑更让“被遣戍新疆伊犁”的诗人感受到坚守气节、百折不挠的人生豪情。夸张一点说,松即是人,人即是松,这是主客观交融的境界,也是诗人“忘九死”的深层原因。
参考答案:
景致吸引。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2分)
性格狂放。诗人自称为“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2分)
秉性刚直。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2分)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分析:命题在大纲规定的64篇范围内,2文1诗。(1)出自初中教材,(2)(3)分别出自高中选修和必修教材,难度均适中。(1)注意“宫阙”与“上阕”的不同。(2)注意“锱铢”不是“缁”“珠”。
参考答案:
(1)山河表里潼关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第1组“举足轻重”侧重地位重要,“无可比拟”在文中侧重价值巨大。后者更佳。第2组“毋庸置疑”侧重不用怀疑,“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侧重无可辩驳。前者更佳。第3组“别出心裁”语意较轻,“匠心独运”语意较重。后者更佳。第4组“垂手而得”侧重轻松获得,“触手可及”侧重成功在望。后者更佳。
参考答案:D
1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判断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1)原句“嫦娥三号”缺少谓语,不能独立成句;应当改为“在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成分。由此,可以排除B、D项。
(2)原句“确定……实施”搭配不当,应当改为“确定……实施方案”。由此,可以排除A、D项。
(3)“多方案反复比较”“深入论证”这两个短语的次序问题是一个迷惑点,但并未作为考查的关键要点。
参考答案:C
1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也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1)括号前“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这一短语确定了观察的视角;括号后“叫人惊喜万分”,侧重观察者的感受。A、C项“初见”“查看”突出人的观察状态,相对于B、D项的客观描述要好些。A项“琳琅满目”比C项“眼花缭乱”更能表现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A
2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词语使用不当”所指广泛,如果指“语体”,则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法律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七种。
参考答案:
示例:“拜读”改为“审阅”;“出版”改为“刊发”; “惠赠”改为“寄送”;“传达”改为“通知”;“一得之见”改为“宝贵意见”。
2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解读各种图表的流程基本一致: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要注意“经过”“精神”这两个层面;要注意“不少于100字”的要求。
参考答案:
示例:
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大小战役。(经过)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精神)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直地一直地往前走,疯狂的世界;迎着痛,把眼中所有梦,都交给时间。想飞就用心地去飞,谁不经历狼狈。我想我会忽略失望的灰,拥抱遗憾的美。(《我的梦》)
面迎海上风,在世界之外,在时间之中。无问西东,就奋身做个英雄,不枉那青春勇。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有情有梦。(《无问西东》)
每次奋斗,拼来了荣耀;我们乘风破浪,举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也追得到。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敞开温暖怀抱。(《我们都是追梦人》)
歌为心声,歌如人生;歌曲吟唱时代心声,歌词跳动历史脉搏。以上三段歌词都写到了“梦”,触发了你对青春和时代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向你的同学们表达你的认识和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对作文材料的理解
【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力图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讨论立德树人,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给了3则具有抒情性质的材料,从多角度激励人们勇敢追梦。
材料一《我的梦》侧重个人梦想的实现,激励人们直面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执着地去追逐梦想;材料二《无问西东》侧重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不负青春,勇敢追梦;材料三《我们都是追梦人》侧重共同奋斗的意义,呼唤砥砺同行,志存高远,战胜艰难险阻,去追逐梦想,拥抱梦想。
三则材料有同有异,其含意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材料一与其他两则材料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样做,意在提供相互矛盾的素材,激发考生在矛盾对立中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提示语“歌为心声,歌如人生;歌曲吟唱时代心声,歌词跳动历史脉搏”,前半部分侧重自我与人生,与“青春”相联系;后半部分侧重时代与历史,与“时代”相联系。
提示语“以上三段歌词都写到了‘梦’”,则作文围绕“梦”来展开,较为顺理成章。
提示语提到“演讲稿”,因此要防止文体不分。演讲与作文的不同,归根到底在于作文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的双向交流;除此之外, 听众与听众也处在双向交流之中,不过他们交流的不是语言,而是情绪和反应。基于此,演讲稿的写作一般要注意以下要求:尽量使用听众觉得与众不同的词语,如古诗、名句、名言或者网络、社会、切中时代利弊的新词,做到引人入胜;尽量使用排比句和循环句,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听众;尽量使用首尾呼应的方法,突出重点,推出理想的效果;讲究思维的逻辑性,由浅入深、有条有理的把论点论据讲明白,讲清楚;懂得托物起兴,有一个好的开头很重要,同时结尾也要有力而精炼,令人回味无穷。
【立意分析】
立意可以通过三则材料“合并同类项”概括得出,也可以通过三则材料互补综合得出。但要注意两者均要与“青春和时代”相联系。
1.三则材料“合并同类项”概括立意:坚守梦想,勇往直前;追梦要有无畏无惧的气魄。追梦路上应风雨兼程;追梦要有可歌可泣之精神。
2.三则材料综合互补立意:努力奋斗,勇敢追梦;笑对挫折艰难,坚韧追梦;在时代洪流中,不惧风浪,不负青春,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奋斗。
此外,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有明确的任务意识。(1)作者意识:作者是班级的一员。(2)读者意识:以同班同学为演讲对象。(3)内容意识:综合材料内容;“梦”与“青春”和“时代”的关系。(4)文体意识。文体明确要求是演讲稿,格式可不作严格要求,但是要注意演讲稿在内容和语气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类卷作文的立意要求:
(1)能够综合三则材料的内涵,兼具思辨性和抒情性;(2)能将个人梦与家国时代梦联系起来;(3)洋溢青春气息和时代气息;(4)体现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任务意识,(考试之日正好是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纪念日,而《无问西东》里西南联大的沈光耀,在吴岭澜“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的鼓舞下,毅然成为了一名飞行员,投入到抗日的时代洪流之中),考生如能写出历史的厚重之感,更佳;(5)体现鲜明的文体意识,注意演讲稿与一般散文或议论文的区别,适当注意第二人称的运用。
二类卷作文的立意:
(1)只围绕三则材料中的某一则材料展开论述,没有兼顾其他材料,未能有效地建立起三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联;(2)未能围绕“梦”将个人奋斗与时代家国紧密联系,“对青春和时代的联想和思考”缺乏深度;(2)作者意识、读者意识、任务意识和文体意识体现不足。
三类卷作文的立意:
(1)未能联系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只是空洞地去谈论“梦想”;(2)未能就个人与家国、青春与时代的联系做出思考和论述;(3)缺少文体意识,将演讲稿混同于一般议论文。
四类卷作文的立意:
完全脱离材料的基本含意,只是扣住材料中的若干非关键、非核心的词语(如“遗憾”“自由”“荣耀”“温暖”等)展开论述。
二、关于作文的“分类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如果内容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论据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5.评分按照四个等级:
一类卷52~60分;二类卷43~51分;三类卷36~42分;四类卷35分以下。
【关于作文评分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700字以上,根据内容和表达,赋31~35分;600~699字以上,根据内容和表达,赋25~30分;400~599字,根据内容和表达,赋15~24分;399字以下,根据内容和表达,赋14分以下;只写一两句话的,给3~4分,不评0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三)关于有严重问题的作文
(1)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2)答卷雷同;(3)前后笔迹不一致;(4)有特殊标记;(5)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含抄袭试题内容400字以上的),此类答卷提交中心组审核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