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文:幕次忆汉上旧居·种谊
(2018-12-09 22:30:49)幕次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幕次:临时搭起的帐篷。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两省给舍以上、御史中丞、学士皆御赐寓,百官就食幕次。”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两朶楼相对:左楼相对, 郓王 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
蔡太师以次执政、戚里幕次。”《水浒传》第八二回:“当日尽皆大醉,各扶归幕次安歇。”【凤林】(1)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凤林采珠宝,龙山种玉荣。”(2)树林的美称。 唐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明 吴承恩
《醉蓬莱·寿魏国徐公子六十障词》词:“想龙舟泛浚,梅雨新晴,凤林凝绿。”
【求田问舍】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见侵】来临。侵,渐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颈联写诗人沉醉于扑面而来的美景,文思泉涌,立马提笔写诗作文。
C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D.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两种感情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外为路都监。种谊本来熟悉那里的地理,责备鬼章说:“你在浅井中跳动,以为我不知道道路远近吗?”命令走近便的路。鬼章发怒,用兵器威胁他,种谊声色不变,终于改变路线。种谊出朝为路都监。自兰州渡河讨贼,斩首六百,累转西京使。元祐初,知岷州。鬼章诱杀景思立,后益自矜,大有窥故土之心,使其子诣宗哥请益兵入寇,且结属羌为内应。谊刺得其情,上疏请除之。从兰州渡河征讨敌寇,斩首六百,多次迁转为西京使。元祐初年,种谊任岷州知州。鬼章诱杀景思立,后来更自恃强大,大有窥测旧地之心,叫他儿子到宗哥那里请求增兵入侵,并且勾结降附的羌族人为内应。种谊刺探到他的情况,上疏请求除掉鬼章。诏遣游师雄就商利害,遂与姚兕合兵出讨。羌迎战,击走之,追奔至洮州。皇帝下诏派游师雄到种谊那里商议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出去征讨。羌族人迎战,种谊把他们打退,追击逃兵到洮州。谊亟进攻,晨雾蔽野,跬步不可辨。谊曰:“吾军远来,彼固不知厚薄,乘此可一鼓而下也。”遂亲鼓之。有顷,雾霁,先登者已得城,鬼章就执。种谊赶快进攻,早上大雾掩盖山野,半步路就看不清。种谊说:“我军远来,敌人本来不知道实力的强弱,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他就亲自击鼓进军。一会儿,雾散了,先登上的人已经攻克了城池,鬼章被抓住。谊戏问之曰:“别后安否?”不能对,徐谓人曰:“我生恶种谊,今日果为所擒。天不使我复有故土,命也。”遂俘以归。拜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种谊开玩笑问他说:“分别之后安好吗?”鬼章不能回答,后慢慢地对人说:“我生来就憎恨种谊,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让我重新占有旧地,这是命。”于是种谊就俘虏鬼章回来。朝廷授予种谊为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改为鄜州知州。夏人犯延安,赵禼使谊统诸将。敌闻谊至,皆溃去。延安人谓:“得谊,胜精兵二十万。”进熙河钤辖、知兰州。西夏人侵犯延安,赵禼派种谊统领诸将。敌人听到种谊来到,都溃败逃离。延安人说:“有了种谊,胜过精兵二十万。”种谊升任熙河钤辖、兰州知州。兰州与通远皆绝塞,中间保障不相接,腴田多弃不耕,谊请城于李诺平以扼冲要。会迁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卒,年五十五。兰州和通远都是隔绝的要塞,中间亭障和防御设施不相连接,肥沃的田地多数放弃不种,种谊请求在李诺平筑城以扼守要冲。升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时,去世,年五十五岁。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种谊倜傥而有气节,喜欢读书。治军严正,命令一下,虽死他不逃避;遇到敌人,估量打不胜就不出战,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岷羌酋包顺、包诚恃功骄恣,前守务姑息,谊至,厚待之。适有小过,叱下吏,将置法,顺、诚叩头伏罪,愿效命以赎。乃使输金出之,群羌畏惕。及洮州之役,二人功最多。岷州羌族酋长包顺、包诚恃功骄纵,前任太守一味姑息,种谊到任,待他们很优厚。他们刚好有小过失,种谊叱令下放交给吏员治罪,将依法惩处他们。包顺、包诚磕头认罪,情愿效命来赎罪。他们便叫人交罚金释放,众羌人害怕而服从了。到洮州之役时,包顺、包诚二人的功劳最多。
(节选自《宋史·种谊传》)
北宋的兰州市长:种谊
北宋的种家军里,种世衡的儿子种谊,做过兰州的市长
宋代的熙河是属于陕西路的一路建制。原来陕西路有四路:秦凤、泾原、环庆和鄜延。后来加入熙州河州一路。这五路,也许就是水浒传里所谓的关西五路吧。
宋神宗时候的兰州市长还是很有风度的:倜傥有气节,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