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文鞭影》:嘉宾赋雪

(2018-07-24 06:34:32)
嘉宾赋雪
译文:梁孝王刘武宴集宾客,请文士们题写关于雪的诗赋。
注释:年终的时候,梁孝王觉得有些抑郁,于是就去兔园散心,并安排好酒席,邀请众宾客一起聚一下,邹阳、枚乘相继到来,司马相如最后到的。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大家都觉得这次一定要玩得尽兴,不一会儿天上微微地飘开了雪粒,然后细密地降下,这时梁孝王看了一下司马相如:
“长卿,值此良辰美景,何不即兴成赋?”
“孝王垂意,敢不从命。”
说完后,司马相如离席起立,向在座的拱了拱手,开始吟咏了起来,邹阳听后,默然心服,又作出了关于积雪和白雪的诗赋,梁孝王仔细寻绎其中的情怀意绪,感觉和自己的现在的心情相应相合,非常高兴,最后一项是归结题旨了,于是又回头望了一下枚乘:
“就请您来曲终奏雅了,呵呵”
“承您信任,定当尽力。”
这梁孝王是西汉时候汉景帝的弟弟,《史记》记载汉景帝差点将帝位传给他,他自己对于宝座也是恋念不已,自己手下就有相当的兵力和财力,足以构成真正的威胁。但时局、机遇等因素最终没让他坐上头把交椅,对此,他始终不能释怀。他的手下除了韩安国、张羽等杰出的武将,还有许多名声斐然的文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一时之选。
南朝刘宋王朝有位诗人谢惠连,曾在《雪赋》中这次聚会加以描摹,并对席间诗人们的的吟咏进行了记录,这自然是假托之言,但也饶有意味,尤其是其记下的司马相如描画雪景的那一段:“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曹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索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汉朝的文学,以赋最具代表性,那种铺排更多的是一种感叹,一种凝结,不仅是技巧和语言上的,更是一种无法释怀的心情。秦朝第一次统一全国,车同轨、书同文,但只是强制实行,人们当时并没有多少高兴可言,有不满也不能诉诸言语,只能用眼神来传递恨恨,到汉朝就不同了,德行、忠义开始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那些微茫无端的情绪,也可以无忌地穿行在宽大的视野之中。
如果把所有文学都比作诗的话,汉赋是不成熟的,此时诗的格律方面的规律还没有被总结出来,韵律还比较散漫,读起来还不像后来的律诗那样抑扬顿挫,但别有一种生动贯穿其间。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人,并不懂得多少应世的规则,鲁莽碰壁的经历在所难免,但不一定都是坏事,因为不完美,回忆才能如此有滋有味。汉赋又是成熟的,在当时的情形下,这种文体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后世即使有这个功底,却再难有那种情怀和气魄,那种无法言说又不得不说的情怀,那种舒展磅礴、大气凛然的气魄,映衬的正是汉家四百年的浩荡山河,而后风卷残云,只能掬一捧浅水,趁着月色追忆那些逝水流光。
《雪赋》里的这一段话,干脆利落、情文俱胜。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纭交错,给人一片萧瑟阑珊的感觉;云气上升,盛大流行,转瞬猛烈降下;那联翩飞洒的雪粒有时在一个角落旋转着下沉,堆起一抹冷云;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沿着屋脊和脊檩,将这些盖严实后,又下去吹开帘子簌簌地袭来;起初只是在走廊上、台阶上轻盈地留下行踪,最后还要在帷帐和床席间和人争胜;遇到方形的东西,自己也变得和珪的下方一样端正,碰上圆的物件,又化身为环状宝玉;余光扫过那些低湿的地方,万顷大地尽着冬衣,再往远处看,群山巍峨,白色已完全占据那些陡立的崖壁。好一个谢惠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