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梦影》: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

(2018-05-29 05:49:13)
【原文】
  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我愿来世托为绝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后快。
  【原评】
  陈鹤山曰:谚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大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则为之奈何?
  郑蕃修曰:俟心斋来世为佳人时再议。
  余湘客曰:古亦有“我见犹怜”者。
  倪永清曰:再来时不可忘却。
  【译文】
  才子见到才子,常常感到有相互怜惜的感觉;美人遇到美人,一定没有相互爱惜的意思。我希望来生能转世为绝代佳人,一反这种不相互怜惜的形式,这样才感到快意。
  【评析】
  这段文字在提到相互有怜爱之心的同时,又提出了为了争得怜爱而产生的忌妒之心。封建社会,才子怜爱才子,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作为才子,大多恃才傲物,与世难融,多为不得志而郁郁寡欢,终其一生十分悲惨,他们为这些纵然是才高八斗,但是却不为所用的才子们而可惜,所以出现了“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的情况。
  但是美人们相见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她们处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人始终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她们都为了争得男人们的宠爱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当她们看见比自己漂亮的女人时,就害怕自己的位置被替代,产生一种心理障碍,由此美人相见必不会相怜惜。这是封建社会造成的悲剧,作者相转世为女人,扭转乾坤,其实是没有认清悲剧发生的本原,这是一种作者思想上的一种局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