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
(2018-03-16 09:58:00)黎举云
【原文】
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想是橙)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予谓物各有偶,拟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
【原评】
弟木山曰:余尝以芍药为牡丹后,因作贺表一通。兄曾云:“但恐芍药未必肯耳!”
石天外曰:花神有知,当以花果数升谢蹇修矣。
姜学在曰:雁来红做新郎,真个是老少年也。
【译文】
黎举说:“想让梅树娶海棠,枨子臣服于樱桃,让芥菜嫁给竹笋,但是它们生长的时间不同!”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配偶,比拟要是自己的同类。像现在说的嫁娶,就很不恰当。比如梅花作为一种植物,品行最清高;而海棠确是植物中最为艳丽的,,即使是同一时间盛开也不能成为夫妻。不如让梅花娶茉莉花,海棠嫁给杏,橼臣服于佛手,荔枝臣服于樱桃,秋海棠嫁给雁来红,这样大概才相称。至于将芥菜嫁给竹笋,竹笋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受到河东狮吼般的凌辱。
【评析】
古代对于婚姻都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但是在高官显贵,达官贵人,富豪商贾中的父母们又以门当户对来联姻。这在当时的社会对于贫穷的人们是不公平的。文章虽然表面上是说植物之间的匹配与嫁娶,实质上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如梅的品格清高,棠的姿态妖冶,它们必定不能匹配;“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这样才是相称。表面上是滑稽戏文,实际上就反映了“门当户对”的风气,也表现出了对于现实的感慨和无奈。可是作者作为士大夫阶层,终究没有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