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背之欢&安陵之好
(2017-11-23 14:10:37)
此为史载第一个同性恋实例。
木心先生像极调皮的老顽童!
他以天真纯情,改写了《晏子春秋.抱背篇》,将古人几行散言,改写成了均整的四言,而注疏,却是一篇独具美感的闲文:
“羽人何苦要窥景公,晏子何必要挽羽人,而景公何以要以羽人助浴。盖羽人钟情而亡命,晏子通情而达理,景公悟情而立报。古人亦忠厚之至矣。尤其妙在末了那一转,率性若有神助……”
故事是说羽人原本美男子,见景公时,见其貌美至极,忍不住含情直视,景公怒,以为大不敬,欲杀之。晏子貌丑,却善解人意,劝景公道:拒绝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不至于死罪。于是,景公突然领悟,留下羽人,抱背而欢。
此是古代一则“同性恋”的美闻轶事。木心先生并不避讳同性恋的身份,他有很多诗,都是讲述的同性之好。同性恋多发生于俊美的男子,所谓惺惺相惜。他们觉得女子麻烦,若小人难养也。曹雪芹也有同性恋的倾向。其实,男人之间,“哥们情谊”,只是未越轨的“同志”之交。肌肤之亲,则为燕尔情侣。
看过一部欧洲电影,片名忘记了。是讲一个贵族后裔庄园主救助了一个14岁日本男孩,那男孩14岁寝其侧,二人如父子,又如伴侣,一去25年,庄园主老了,感觉自己丑陋,而日本男子,正是40岁的黄金年纪,魅力无比。老去的庄园主想要结束他们之间的一切,日本男子却早已把庄园当作了自己的家,从未想过离去。日本男子打理了25年的庄园,那些植物都是他亲手所植,如今已经冠盖满园,草木有情,人岂无情?!电影的结尾非常温暖,日本男子为那位老去的庄园主料理一切,继续亲密相伴……
“同性恋”在中国是近似于“堕落”的词意,然而,我对于男性的同性恋,看的非常唯美!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邀请江乙,让他向安陵君进谏说:“楚国有很多贫民,请求楚王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说了,楚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租田的收入的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讶地说:“我以为你是为楚王谋利才说了这件事,你竟然把田送给百姓以达到施恩的目的吗?”景睢面容失色地退了回来,并告诉手下人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追求利益,却忘记了百姓,这是走向灭亡的做法啊。”
(【明】刘基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原文】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注:羽人”何指?《周礼·地官》有“羽人下士二人”之说。唐贾公彦疏曰:“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亦是征敛之官。”]
【翻译】齐景公生的相貌很是美丽。有一次一个小官员一直盯着他YY,景公觉得很不舒服,问他:“口胡!你干嘛老是盯着我看?!!”小官回答道:“唉,反正说不说都要死,我就实话说吧,我觉得陛下实在太漂亮了所以忍不住一直看。”齐景公恼羞成怒:“口胡!!居然敢公然调戏我!!杀了你!!”一会晏子来了:“听说有个小官让陛下生气了??”景公说:“是啊,他居然敢YY我,所以我想杀了他!!”于是晏子劝景公:“拒绝别人的欲望,是“不道”的,憎恶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就算他真的意淫於主上,也是不至杀头的。”景公听后,说道:“讨厌啊!!不过也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么在我洗澡的时候,让他来抱我的背好了!”后世所谓“抱背之欢”。
【羽人】,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有翅膀。《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王充称“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体,更受(爱)异形。”张华说“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与不死同义。
大约那种长相俊美,心底柔和,才艺非凡的男子,都是上天制造的“羽人”,道家所说的“羽人飞仙”,多么富于美感的想象啊?如果不是繁衍后代之求,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为何不可“情投意合”?
楚宣王X安陵君(“安陵之好”)
一、原文:
三、点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陈文帝绝色“男皇后”韩子高的“上位史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相貌绝美的男子,他让当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这位皇帝为他痴迷,要立他为后,给他名分,光明正大地和他在一起。他不是别人,不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也不是让汉哀帝断袖的董贤,他就是被野史称为“中国古代十大顶级帅哥之首”、“
第一薄命美男”的韩子高。
韩子高,野史有本称作陈子高,本名蛮子,是会稽山阴人,三代为农,靠做鞋为生。子高十六岁那年,已经美得倾国倾城,美丽到可以让人一见之下呼吸停止的地步,甚至让人不敢相信世间会有如此美丽的男子。历史记载韩子高的美貌:“容貌艳丽、纤妍洁白、螓首膏发、自然娥眉”。由此可以想象子高美丽的程度是多么令人惊心动魄,其震撼度恐怕丝毫不逊色于传说中的西施等四大美女!
关于韩子高的美貌,史书上有更为夸张的记载:当时正值南朝梁乱世,子高跟随他的父亲流离失所,经常会碰到流兵乱卒。但是好几次有士卒挥刀乱砍路人时,刀刃眼看看到子高身上,刀子的主人猛然惊觉自己面对的是如此美丽的一个人,心跳刹那间停止,刀刃停在空中、目光凝固在那国色天香的面容上…………最后是子高被士兵们保护着离开危险地带。甚至那些差点砍到他的士兵自看见的容颜之后,下半辈子将会孤独一生,因为再也没有哪个女人或者男人能够让他们曾经沧海的心灵起一丝波澜。
子高靠着美貌死里逃生,后来正准备随同部伍还乡的时候,无意碰上了当时的司空陈霸先的侄子陈茜,也就是后来的陈文帝,当时子高16岁。当时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陈茜,在命运的指引下,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爱的人。在看到韩子高的第一眼起,陈茜就知道自己必须跟他在一起,否则自己的后半生将只能与孤独为伴,他乍见大为震惊,继而心中大喜,上前问曰:“若欲求富贵乎?盍从?”子高抬头见是一个英俊的年轻将军在跟自己说话,相信他能够为自己带来好运,也或许是前生的心灵相通,便答应了。陈茜嫌他名字太俗,便让他改名子高。从此,阿蛮成了他和他之间专用的昵称,而对于外人,他就叫韩子高。
据说,陈茜对韩子高许诺:“日后我当了皇帝,就立你为后,这大好江山就是我俩的啦!”韩子高也不扭捏:“好啊,古时候有女皇帝,现在也该有男皇后,我就为你做了这千古人妖!”
从此韩子高便作为陈茜的娈童,随陈茜起居出入,很受陈茜的宠爱。他们像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比夫妻还亲密。陈茜性情暴躁,只要有所怨恨,马上便气得眼冒火星,牙齿咬得格格响,好像要吃人的样子,可是只要他见到子高,便会怒气全消。韩子高如此见爱,当然会加倍曲意奉迎,以讨陈茜的欢心。
可是,如果你以为韩子高是个像孔吉那样阴柔美的男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韩子高的俊美,绝非仅有漂亮脸蛋,他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能自拔。而且,他不仅勇武善战,还足智多谋。关于韩子高的美貌,还有一点补充。陈霸先的女儿,也就是陈茜的堂妹,先是跟王僧辩的儿子王颜订了婚。公主看过自己的未婚夫,觉得很帅,于是比较得意地跟自己的丫环说:“世界上还有比我的王郎更帅的男人吗?”丫环说韩子高比王颜帅好几倍。公主一看之下也跟他堂哥一样无法自拔,于是就疯狂地追韩子高,连自己妈妈的珠宝首饰都拿出来送给他。可惜公主注定跟子高无缘,后来因为相思成疾咳血而亡,香消玉殒了。而陈茜也因为这次暧昧事件,把怒火发泄到公主的未婚夫头上,一怒之下灭了王司马全家。如果不是王司马被灭,也许后来也就没有陈朝了。
子高跟随陈茜之后,他努力学习骑射和十八般武艺,很快便崭露头角,被誉为奇才。因为军功卓著,更因为他陪着陈茜出生入死多回,积功累封为右军将军,文招县子,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陈朝内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成了陈茜最信任的人,手握重兵,权倾天下。而他与陈茜之间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直至须臾不能分离的地步。据野史记载,陈茜曾写下一首诗以表情义:
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
于是,骇人听闻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以前恩爱初浓时,陈茜就曾对韩子高说:“人言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但恐同性致嫌耳。”子高叩头曰:“古有女主,当亦有男后。明公果垂异恩,奴亦何辞作吴孟子耶。”当陈茜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他决定兑现他的诺言,册封韩子高为“皇后”。消息传出,震惊朝野。尽管当时权贵豢养娈童乃司空见惯之事,但男子为皇后,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被世人所接受的。终于,一番纷纷攘攘的纷争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陈文帝还是没有封子高为皇后,可是,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皇后只有一个人,就是韩子高。
正如空前绝后的女皇帝武则天一样,韩子高这顶男皇后的桂冠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日,陈文帝死。陈茜驾崩之前卧病在床,把所有的人都关在宫门之前外,只留下韩子高陪自己度过了最后的日子。那段日子里,子高端汤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的陈茜以极大安慰。偌大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就算是世间最恩爱之夫妻,恐怕也不过如此而已。
陈文帝死后,陈文帝的弟弟陈顼意图篡位,以谋反罪害死子高,时年子高仅30岁。
时光飞转,世事无常,千年后,谁还记得一千五百年前的金戈铁马,硝烟弥漫,谁还知道曾有一对情人,他们生死与共,携手沙场,打下大陈的半壁江山?谁又明白“审尔,当册汝为后”里面包含的万千情意?谁能看见陈文帝弥留之际,只余两人床榻厮守,里面隐藏的不舍与无奈?回首,十四年的相爱相守,终湮没于浩瀚的历史尘烟中。
前一篇:《里乘 卷三》赵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