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别离》:白居易与湘灵,相识相恋44年却无果而终的爱情

(2017-12-21 08:10:09)

81年,白居易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后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居易和母亲把家定在了符离,那一年白居易9岁,在符离的生活,白居易认识了刚刚5岁的湘灵,4岁的年龄差距让他们无话不说,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白居易在符离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

http://p3.pstatp.com/large/402900015160b82a5e05

10年后的791年,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情窦初开的两个人开始了偷偷的恋爱,这便是白居易的初恋,白居易曾在《邻女》中写这样描述过湘灵:

聘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http://p3.pstatp.com/large/402900015194483164eb

799年,白居易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家,准备科考,临行前,湘灵为他作了一双鞋,对白居易说:“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白居易说: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居易在路上写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等想念湘灵的诗,如《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如《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http://p3.pstatp.com/large/4025000388f20fb05947

802年,白居易任校书郎,他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陈氏道出了他和湘灵的感情,并表示迎娶湘灵,不料,一向喜欢湘灵的母亲却严词拒绝了,理由是他们门不当户不对,两人抱头痛哭,白居易吟出了《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斩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伤心无后期。

http://p3.pstatp.com/large/4025000389437b6ce52c

为了断了白居易和湘灵的联系,白居易母亲决定居家迁至长安,804年10月,白居易趁着来徐州游玩的时候,跑到符离去找湘灵,但却没有找到,打听才知湘灵在他走后也搬家去了邯郸,白居易立即赶车去邯郸寻找湘灵,整整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伴着邯郸凄冷的夜,白居易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倶作独眠人。

http://p3.pstatp.com/large/40270003815c8c5f90c9

元和三年(808年),37岁的白居易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母亲去世,白居易回渭村为母丁忧,连续的阴雨加上深秋的冷夜,白居易不由得想起了不知在何方的湘灵,写出了《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http://p9.pstatp.com/large/402300039ad2aaa4aca7

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去江州的路上,遇到了他思念13年的湘灵,此时的湘灵已经和父亲漂泊了很久了,白居易44岁,湘灵也已经40岁了,岁月随便,人心却未老,两人相拥而泣,湘灵从与白居易分开一直未嫁,这次相识,虽然再没有阻挠他们的爱情,但白居易并没有给任何名分,或许是因为自己已婚不愿意委屈湘灵,又或许是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但白居易依然是爱着湘灵的,从他为这次相逢写的《逢旧》就能看出来:

(其一)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醆又成空。

(其二)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http://p1.pstatp.com/large/40240003978ff2b0dece

长庆元年(821年),这一年对白居易来说是个好年,仕途上的连升本以为他的心情会好些,但他又想到了远在异乡的湘灵,写了了《寄远》:

欲忘忘不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白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http://p1.pstatp.com/large/40280001d9f72f63626f

825年,53岁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阳途中,路过湘灵住所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44年之久的相识、相知到相恋的爱情才划上了句号。

《和白公诗》:关盼盼为夫守节15年,终被白居易一诗逼死

唐德宗贞元三年(785年),关盼盼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幼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

http://p1.pstatp.com/large/402000044a8bcbcb5c43

799年,关盼盼家家道中落,她变成漂泊无落的一个人,早就爱慕关盼盼的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将她娶回为妾,张愔虽然妻妾成群,但对关盼盼很好,两人十分恩爱,使关盼盼得到了莫大的爱抚和欣慰。

http://p1.pstatp.com/large/401d00046b3af535bfca

803年,白居易远游徐州,早就敬慕的张愔夫妇邀请他来张府作客,酒酣时,张愔让关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关盼盼表演了"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白居易大为赞赏,写下:"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

http://p3.pstatp.com/large/401c00046eaad95a7fc3

805年,张愔去世,他的妻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后来张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这是张愔生前为关盼盼建的一所别墅,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春夏季节,常有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因此二人给它取名燕子楼,燕子楼虽然很美,但一个人的关盼盼却独对长夜寒灯,形单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对关盼盼来说,这里住满了悲思和无奈。这一住,她就为丈夫守节15年。

http://p9.pstatp.com/large/4022000240018b961692

819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将关盼盼的事告诉了白居易,对于关盼盼的守节,白居易身为她的重情感动不已,虽只有一宴之交,白居易写下: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后来白居易又加了一首: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http://p3.pstatp.com/large/402000044b8bcc09a621

后来张仲素将这首诗带给了关盼盼,看完诗后,关盼盼流着泪对张仲素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当即依白居易诗韵奉和七言绝句一首《和白公诗》: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http://p1.pstatp.com/large/402200024093d6478eda

凄苦独居为夫守节了15年的关盼盼,对于生死早已无所谓,以死全节对解脱,张仲素离开燕子楼以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10天之后,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她来说,其实是一种的关盼盼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弥留之际,她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提笔写下《临殁口吟》: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她走后,燕子楼再没有成双成对的燕子飞过。

http://p3.pstatp.com/large/401f00045575be15cff1

北宋大诗人苏轼后来夜登燕子楼,曾作纪念关盼盼:“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与王弗,自由爱情生死相惜

 

公元1056年,19岁的苏轼与16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婚后恩爱情深。三年后,19岁的王弗为苏轼生下长子苏迈,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王弗陪伴苏轼艰难多年,苏洵曾对苏轼说过“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苏轼持此作为父训惜爱着自己的发妻王弗。

http://p3.pstatp.com/large/3e580002b1f930cdf448

其实苏轼和王弗属于自由恋爱,这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实属难得,两人相爱半年后,苏轼才告诉父母,想到女儿苏八娘的婚姻遭遇,苏洵同意了这门自由恋爱,而王弗的父亲王方是个乡贡进士,自然同意这门婚事。

可惜天命无常,二人共患难11年后,27岁的王弗香消玉殒在苏轼怀里,留下年仅六岁的苏迈,那一刻,苏轼像成了孤儿一样悲痛欲绝,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

http://p1.pstatp.com/large/3e580002b219c6d05bad

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http://p9.pstatp.com/large/3e590002b461f81add5b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http://p1.pstatp.com/large/3e5e000084098a40ee76

苏轼在词中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http://p3.pstatp.com/large/3e590002b52093945310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评论这首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

晁无咎曾经说苏轼之词“短于情”,但这首《江城子》情满于词,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