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3首分手诗,第3首最有才最绝情最任性!你认为哪首最绝情?

(2017-10-16 17:30:41)

古人也有‘爱情’,也有‘分手’,他们的分手相对于今天来说更有‘逼格’,但仍是充满悲情与无奈。今天,还是聊聊古诗,聊聊古人分手时曾说过的3首诗。

http://p1.pstatp.com/large/2ed1000353dcc6980689

  •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唐朝放妻协议》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蛾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纸离书据说是在敦煌莫高窟挖出来的,不谈它的历史,谈谈这首分别时的决绝。

http://p3.pstatp.com/large/2ed30002ff0dca04998d

佛说,上辈子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今生今世的夫妻之缘,一定来自前世三生的缘分,但却因两心不合,难归一意,只好各本还道。不知君说出这八个字: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时是否内心留有一丝苦楚?是否还有前生前世回忆的余温?

既然君选择离开,既然她与你无缘,只能道一句:珍重,珍重

http://p3.pstatp.com/large/2ed20000949db336a609

  • 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赠婢》(唐)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的来源还是需要从一个‘温情’的故事说起:崔郊的姑母家有一个姿态甚好的女佣人,他喜欢上了那个婢女,一次婢女随主人出行时,两人邂逅,他珍惜与她的时光,但是很快,婢女不得不回到富贵家庭中,于是崔郊写下这首“分手”诗。

http://p1.pstatp.com/large/2ec10004f90bca1c0a1c

真是两人无缘,何以怀念,纵然痴情,却只能沦为:从此萧郎是路人的下场。

  •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宋·谢希孟《卜算子》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如此绝情,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他们‘分手’的原因更是‘任性’。

http://p3.pstatp.com/large/2ed20000986c95eeb898

谢希孟是当时的才华词人,也是放荡不羁的才子,但是品行却像北宋的柳三变(柳永),虽仕途多舛,却不爱江山爱美人。

这首诗,也是我读过分手诗中最有才华,也是最绝情的一首。放荡不羁的谢希孟为了表现自己的‘任性’,出资在临安见了一座‘鸳鸯楼’,人们猜测,谁又是如此幸福掌管‘鸳鸯楼’的女人?

http://p3.pstatp.com/large/2ed3000305ef7bba80fe

那个与谢想好的歌妓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有这么一个放荡不羁的相好,惊喜与惊吓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任性的谢突然想娘,想要回家,辞去京城的官,真是若为自由故,什么爱情,什么江山,两者皆可抛。

他走到江边,但歌妓一听相好要走,满心悲伤,哭着追到江边,想要挽留,殊不知,郎心去意已决,郎只好扯下头巾,写出这首‘绝唱’。仿佛在说这:老妹啊,哥不是不喜欢你,哥有大事要去办,你不要想哥,将你从前对我的那份感情留着去对以后的男人吧。

http://p1.pstatp.com/large/2ec10004fed915fec838

最后,只能说,他从他世界里删除了你,你却删除了全世界!

古人分手,如此决绝,只因日久生厌?

希孟《卜算子》:爱情里,从来没有公平这回事                

  双浆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这首南宋词人谢希孟所作的《卜算子》,是我所读过的不多的男女诀别诗词中最绝情的一首,也是最富才气的一首。

这位颇有叛逆精神,人称“逸气如太阿之出匣”的风流才子谢直,仕途多舛,不爱江山爱美人,沉缅于秦楼楚馆,浪迹于天上人间,他为彰显自已的高雅情趣和经济实力,出手阔绰,在临安为妓女建造了一座鸳鸯楼,因此被其师陆九渊诟病。他谢大才子很不服气,也管不得儒家的尊师重教,劈头盖脸就把老师狠狠地批判了一通,然后顺带还问候了老师祖上的四位先人。就是这样一个非主流的家伙,可称得上是见神灭神,见佛灭佛。用时下流行的词形容就是,有才,就是这么任性!

他爱江山,更爱美人,但江山诚可贵,美人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兼可抛,这位好不容易在京城立稳脚跟的凤凰男有一天突然想娘了,于是把官一辞,打点好行装细软,租了条船就要回黄岩老家。

他的一个相好听闻此讯,急得边哭边追到江边,满脸泪痕乞求挽留,殊不知,郎心似铁,这位谢大才子快刀斩情丝去意已决。美人想起往日郎情妾意,恩情种种,现在居然没有缘由莫名其妙地就要被抛弃了,委屈、不舍、羞辱、不甘,纷纷涌上心头,于是全然不顾姿态地痛哭流涕,旁人左劝右劝美人还是哭个不停,谢大才子看到她哭成这样,心中是又急又怜,不知怎么办才好,借了人家的债,可以用钱还,没钱大不了拿命抵,但欠了人家情债可就难办了,情急之下,才思如泉涌,找不到纸,扯下自已的头巾,泼墨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代表作《卜算子》。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美人啊,哥不是不喜欢你,但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呢,咱俩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啊,哥只想自己轻轻松松的过哥想要的生活。咱俩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啊。往后哇,我是断不会想你的,你也别再想我了,你往日怎么对我好,尽把这份心收起来给后来的男人吧!

结局自然如此,才子驾小舟翩翩而去,留下江岸上的美人捧着一方墨迹未干的头巾捧着胸口恸倒在地。

才子佳人的故事古往今来走的就是这样的套路,风流倜傥的才子与袅袅婷婷的佳人远远的一瞥,以一见倾心开场,然后眉来眼去、两情相悦、你侬我侬、轰轰烈烈地达到高潮,最后以才子挥刀斩情丝,佳人不顾身段,生拉硬扯、死缠烂打、颜面失尽以告终结。

为何在感情世界里,男人总是这样的决绝和绝情?细想之下,有很多原因。

中国的道德从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男人,可以有许多“可以”,又有许多“禁忌”,可以无情,可以虚荣,甚至可以去嫖去赌,但不可以在女人上过于认真,不能对女人太好。一个男人,如果在对待女人的事情上较真了,过于认真了,比如许仙,就会被同类看不起。所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兄弟很重要,缺了兄弟就变成了残疾,女人就不同了,一件衣服而已,常换常新,换得勤了更彰显个人魅力。

是才子便风流,古代那些才子,哪个没流连于烟花柳巷?哪个不浪迹于风月场所?古代的才子文人之间见了面,没辜负过三个以上女人的,估计都不好意思跟对方打招呼。

所以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与女人对待男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男人总能用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去恋爱,所以往往能在感情世界里占据主导位置,做得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爱得轻松、豁达。而女人,把爱情看得太重,当作毕生的事业来经营,勇敢果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弦崩得太紧就容易断,所以爱得太累,容易做出极端之事,不够绿色环保。

想起《诗经.卫国.氓》里那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陷于感情的泥沼里,还可以挽救,要是女人陷进去了,恐怕是无可救药的。

我从小到大,目睹过三个原本健康阳光的女孩子,因陷在感情的泥沼中出不来而疯掉。一个是我童年时外婆家的邻居,女孩子身材高挑,学习成绩优异,性感漂亮且机敏可爱,高中毕业受失恋和高考落败双重打击而精神错乱。一个是我大学时期与我同住一幢楼外语系的女同学,绍兴人,也是禁受不住感情上的挫折而情绪失控,又哭又笑对人乱抓乱打,后被学校送入精神病院再没见到过。一个是我在杭州工作的一个同事,天津小姑娘,文武双全,文笔好,还会使枪弄棒,在全国级别的武术比赛中获过大奖。在职期间也是因为感情问题,疯掉了。

好好的女孩子,人生的小帆船还未扬帆起航就折戟沉江,万般可惜!遇到失恋这种事儿,男人就跟得了小感冒一样,宿醉一次,醒了前尘往事尽化云烟,丝毫不耽误他朝着通向牛逼道路一路狂奔。而女人就不同,会一路抓狂个好几年,甚至有的过不了这个槛,变得疯疯颠颠。

所以就觉得,性别上真是先天的不公平,老天给女性编排的感情设置是长情的,持久的,专一的,跟诺基亚一样充一次电可以用上个把星期,而给男性编排的设置却是相反的,跟苹果手机一样,充个电,半天就用完了。

女人们在没有恋爱的时候,热切地期待恋爱憧憬恋爱,见花落泪,见月伤心,恨那个死男人为什么还不快快出现。

待到有了恋爱,又患得患失。

他今天怎么不来找我?(心里揣测几百种可能的原因)

他昨天怎么不来找我?(心里又揣测几百种可能的原因)

他前天怎么不来找我?(心里又把几百种可能的原因揣测一遍)

唉呀,自寻烦恼以上种种。

待到失了恋爱,那就更不得了,如丢了魂的行尸走肉一样,自已便是普天之下最可怜的人。内向一点的,天天介捂着胸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然后还不忘强撑着羸弱的身体挪到庭院里,看着秋风秋雨遍地落叶,恨不得象林黛玉一样捧着胸口咳几口梅花血。外向一点的,见人就诉说自已的不幸,整个一祥林嫂,寻死觅活,闹得鸡飞狗跳,街坊四邻不得安生。

所以呀,女人根本不可能与男人平等,因为先天的设置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想一想,我们这些在感情的劫难中幸存下来的女性是否应该庆幸,庆幸一路披荆斩棘,想当年,没有在遇到感情挫折遇到薄情之人的时候变疯变傻,没有落在感情的沼泽中泥足深陷而无法自拔,才使如今不败金身能够保全如初,在红尘俗世中依然能够迎风屹立,笑傲江湖。

不过,如果有来生,我是说如果哈,我还是希望能做个男人,喜欢么就找个女人好好爱,倚个红偎个翠,方显才子本色,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不喜欢么,打出君子当洁身自好、以事业为重的招牌,人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落个阳光、健康,绿色、有机还环保。

你要问美人死缠不放怎么办?好办啊,谢才子这首《卜算子》不是现成的教科书么?

待我潇洒地一甩头,扯下头巾,英姿飒爽地泼墨挥毫,写下一首才气袭人的词:

双浆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然后摆摆手,说声后会无期,把这件最后的小礼物放到美人手里,在如火的晚霞中一转身,衣袂飘飘,驾着小舟翩翩而去。

《宋词纪事》

谢希孟为娼造鸳鸯楼,一日于娼所,忽起归兴,遂不告而行。娼追送江浒,泣涕恋恋,希孟毅然取领巾书一阙《卜算子》与之云: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够狠吧,男人的绝情可见一斑

我不知道当时那个女子是什么反应,若没能投江也算是够坚强了

也可能是一时呆住了

当然。

若只是这样寥寥几个字可能还不能看出所以然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好了

谢希孟,又名直,约生于1156年,卒年不详,字古民,号晦斋,灵石人。是南宋思想家陆九渊的学生,24岁的时候就文名蔚起,大家都称赞他是“飘逸之气,象太阿宝剑出鞘一样,光芒万丈。”受到学者楼钥器重。早年师从理学大师陆九渊。

谢希孟一生仕途多舛,沉湎秦楼楚馆,典型的纨绔子弟。1184年(淳熙十一年)进士,历任大社令,大理寺司直,奉仪郎,嘉兴府通判。常说:“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他一生沉沦于下僚,郁郁不得志,因此经常混迹于各类高档娱乐场所,眠花宿柳。

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谢希孟与一个姓陆的歌妓相爱,难舍难分。发誓非她不娶,而那个歌妓也是非他不从良。

他的老师陆九渊(象山)知道这件事后,为了谢希孟的前程,多次责备他。谢希孟敬谢不敏,一笑置之,照旧我行我素。后来,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谢希孟为了他的情人陆氏,准备建造一座楼,专供陆氏住,取名“鸳鸯楼”。陆九渊觉得儒家子弟,这样张狂,未免太不成体统了。于是单独找到谢希孟,特别严厉地批评了他。谢希孟还是不听,并说:“我不但要造楼,还要为所造的这楼作记。”陆九渊很赏识他的文章,不觉下意识地问他:“这楼记你打算怎样写呢?”谢希孟当即回答说:“自逊、抗、机、云之后,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自从江左名流陆逊、陆抗、陆机、陆云死后,天地英灵之气,不钟情于男子而钟情于女人。陆九渊听了这话,知道他在讥讽自己,也只有默然不语。

这句话用陆九渊的四个祖先来贬低陆九渊的“象山学派”。“逊抗机云”指陆逊、陆抗、陆机、陆云,均为陆九渊祖先。陆逊,东吴儒将,丞相。陆逊的儿子陆抗,三国后期东吴大将,大司马,陆抗的儿子陆机、陆云,父死后为将军,吴亡,闭门勤学,陆机有《陆士衡文集》、陆云有《陆士龙集》。陆九渊当然无话可说了。

一天,谢希孟又去与歌妓陆氏约会,正当两情缱绻、热情如火的时候,恍然有所悟,不知道那根筋“接反”了,还是“脑壳短路”,就特别想回家,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妓馆,陆氏一路追到江边,又悲伤又留恋,泪流满面,苦苦哀求谢希孟不要走,再不济,也要带她一起走。谢希孟从自己的脖子上取下领巾,写了一首《卜算子》给陆氏: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我想,他哪里是什么恍然有所悟,不知道那根筋“接反”了,还是“脑壳短路”

面对老师的指责能够如此理直气壮辩驳的人,又怎么会突然之间幡然醒悟?

不过就是厌倦了而已

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而已,当真能将娼女当做嫁娶对象?

即便是曾经难分难舍,曾经誓非对方不娶,那也是曾经而已

情到浓时率性之人或者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

但这个浓时能有多久?也是率性之人自己而定的了

曾经曾经誓非对方不娶

转眼却道: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同一个人,两张脸

居然这样一首诗,也能被冠以最美情诗称号

匪夷所思

或许是因为对象是娼女,所以人人都道此诗来得痛快

或许的确是做得越绝情,了断得越干净,对双方就越好

 

只是,若说最美,不如说最绝情倒还贴切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