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学琼林》339:愚者归葱肆,贤者反金刀《幼学琼林》340: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2017-09-05 06:10:19)
 叔侄增补6
  愚者宜归葱肆,贤者得反金刀。  
  上句:南朝吕僧珍,知道侄子脑子有点不够数,当侄子向他求官时,他说,你还是回家卖葱为好。
  下句:慕容超的叔叔慕容德是十六国时南燕的建立者,离家南征时留下一把金刀。后来慕容德的儿子全被苻昌所杀,慕容超十岁时,祖母病危,把金刀交给他,嘱咐他要将金刀交还叔父。见《晋书 慕容超传》。
  这两句是说,叔叔对侄子要量才使用,不要任人唯亲。
师生01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上句: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达生任性,不太注重儒者节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礼教的风气。据《后汉书 马融传》。
  马融是一位博通儒家经典的大学问家,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很多,马融因而成了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受到过他教育的学生多达一千多人(一说四百余人)。他的教学风格很有特色,据史书记载,马融“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从上面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马融可说是一位在很多方面开风气之先的教师。他为人风趣开朗,达观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加上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又懂音乐,善于鼓琴吹笛这使他能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用音乐来开发学生的智慧;他的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弟子来自全国各地,而且他还打破成见,招收了一批女弟子,这是在历史上都很罕见而且大胆的;他的教学方法很有特点,因为弟子多,他不可能一一亲自传授,他创设了助教制度,由“弟子以次相传”,这样就扩大了受教育的人数和范围。据百度孙策吧。 
  人们用“绛帐待坐”比喻学生受业,用“绛帐授徒”、“绛纱坐帐”比喻老师设立讲座教育弟子,用“绛帐”、“绛纱帏”、“绛帏”、“绛纱”、“马融帐”、“马帐”、“扶风帐”等指代教师传教授业的地方。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人们对作为教育家的马融的尊崇和赞美。
  清代扶风知县刘瀚芳曾作绛帐诗一首:风流旷代夜传经,坐拥红装隔夜屏。歌吹祢今遗韵在,黄鹂啼罢酒初醒。
  下句:相传孔门弟子先后有三千人,其中最优秀的有七十二人。杏坛:水草丛聚的高地,其上多植杏树,孔子常在此授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