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332:超尘绝俗 《幽梦影》梅边之石宜古
(2017-08-21 06:46:23)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格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入尘宇,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必赘旒(赘,连缀;旒,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后亦指有职无权的官吏。)矣!
隐居在山间胸怀开朗潇脱,所接触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高雅的思绪,看见无拘无束的孤云野鹤,就会引起超尘绝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溪涧的流泉,就会引起洗濯一切俗世杂念的思想;抚摸耸立有风霜中的老树和腊梅,心中就会不由得涌起效法它们威武不屈的坚毅气节;终年与温和的沙鸥和麋鹿在一起,才使一切勾心斗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度走回烦嚣的都市,即使不跟各种声色环境接触,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犹如废物而毫无用处。
为何隐居深山就能使胸怀清静潇洒呢?因为在山中所接触的景物处处都能引发人的佳思。看见孤云野鹤就起超尘绝俗之想,看见山间不水就起洗濯杂念之思,看见老树寒梅就起威武不屈气概,看见沙鸥驯鹿就生忘却机心之意,所以这些脱欲的高雅思想都是由脱俗高雅环境所引发。因此孟子才说“居移气,养移体”,而傅玄也说“近朱者赤,墨者黑”,尤其是唐诗人郑綮更有“诗思在灞陵桥上风雪之中,在驴子背上骑驴人身上”的体验。
梅边之石宜古
【原文】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原评】
周星远曰:论石至此,直可作九品中正。
释中洲曰:位置相当,足见胸次。
【评析】
自然界什么都和谐,那么才能创作出美来。同样园林造景作为一门艺术,也要求和谐。园林艺术其极致是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工创造的完美交融。这就要求造景者的审美见解、艺术才能极高,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就这则文字所举景观言,梅、松、竹、盆景各有独自的神韵、风骨,石头也时各具风格,但是要把这些独具风格的失误搭配在一起,并且达到最佳状态,就要看造境者能否准确把握它们不同的内涵,并巧妙配置。
造境者各具他们各自不同的风致将他们巧妙的融合:梅,独具神韵,应以古雅之石相配;松,傲岸苍劲,与粗拙之石相配,更显朴实;竹,修长清瘦,和瘦剥的石头相搭配,其清奇潇洒的风姿尽显眼前;盆景人工雕琢痕迹明显,石头要精巧,才会显示盆景的别致。
美在和谐。只有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达到和谐、统一,才会出现最佳的审美效果。
前一篇:《文心雕龙 时序第四十五》7
后一篇:论见大人物时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