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心雕龙 比兴第三十六》3

(2017-05-21 17:27:20)
【原文】
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比喻这种手法,在用做比喻的事物上没有一定的常规:有的用声音来比喻,有的用形貌来比方,有的用心思来比拟,有的用外在的事物来比譬。
宋玉高唐①云:“纤条悲鸣,声似竽籁②。”此比声之类也;
宋玉在《高唐赋》中说:“纤细的枝条发出悲切的声音,好似吹竽吹箫一样。”这就是拿声音来比譬的一类。①高唐:战国时期楚国作家宋玉的《高唐赋》。②竽:乐器名,形似笙,有三十六簧。籁:孔窍发出的声音。
枚乘菟园云:“焱焱③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此则④比貌之类也;
枚乘《菟园赋》中说:“众多的鸟儿纷纷疾飞,好像点点尘埃间杂在白云里一样。”这就是拿形象来比喻的一类。③焱焱(yàn):形容鸟飞的快。④则:当删去。
贾生鵩赋⑤云:“祸之与福,何异纠纆⑥。”此以物比理者也;
贾谊《鵩鸟赋》中说:“祸殃与福气,跟三股绳纠结在一起没什么不同。”这就是用事物来比譬道理的。贾生:即贾谊。赋:当作“鸟”。《鵩鸟》:《鵩鸟赋》。⑥纠纆(mò):用三股拧成的绳。纆,绳索。
王褒洞箫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⑦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
王褒《洞箫赋》中说:“优雅柔和,像慈父抚养子女一样。”这就是用箫的声音来比用心的。
马融长笛云:“繁缛络绎⑧,范蔡⑨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
马融的《长笛赋》里说:“繁言缛辞,连续不断,就像范睢、蔡泽的辩说之辞一样。”这就是用音乐来比喻游说辩论的。
张衡南都云:“起郑舞⑩,茧曳绪。”此以容比物11者也。
张衡《南都赋》中说:“跳起郑国的舞蹈,就像蚕茧的抽丝一样。”这就是用事物来比拟人的舞姿的。
若斯之类,辞赋所先,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
像上述这一类例子,都是辞赋这种文体所争先运用的。往往注重用比喻的手法,渐渐忘掉用起兴,熟悉次要的比喻手法,抛弃意义重大的起兴手法,所以诗文创作就不及周代了。
至于扬班12之伦,曹刘13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纤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至于扬雄、班固这班人,曹植、刘桢以下的作家,他们图绘山川的状貌,描写云物的形影,没有不把比喻像织综一样交错地编织起来的,显示文采的,耸动视听的,全靠比喻来显示它的功效成绩。
又安仁萤赋云“流金在沙”,季鹰杂诗云“青条若总翠”,皆其义者也。
再有潘岳的《萤火赋》说,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光,“就像流动的金子在沙里闪烁”;张翰《杂诗》说,“青青的枝条好似集合在一起的翠玉”,都是用比喻手法。
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
所以比喻的运用虽然各种各样,要以用得贴切合理最为重要,如果把天鹅刻画得像鸭子一样,那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⑦畜:养。⑧络绎:接连不断。⑨范蔡:范睢,蔡泽,都是战国辩士,都曾做过秦国的丞相。⑩郑舞:郑国地方的舞蹈。11以容比物:似当作“以物比容”。容,仪态。12扬班:扬雄、班固。13曹刘:曹植、刘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