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271:王霸见己子不及贵客,曾露愧容
(2017-05-15 04:53:33) 祖孙父子增补8:
王霸见己子不及贵客,曾露愧容(一作:王霸则曾惭贵客);
王霸见己子不及贵客,曾露愧容:王霸清高,耕读于家,他的朋友令狐子伯当了宰相,儿子也当上了郡功曹,子伯派儿子来送信,王霸见了贵客,脸色有点不好看。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从刘秀起兵,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张凭闻祖父说有佳儿,知为戏语:张凭很小的时候,他祖父张苍梧对张凭的爹说:“我不如你,你有佳儿。”张凭当即表示不满:“爷爷怎么可以用儿子来嘲笑父亲呢?”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霸已见《逸人传》。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太原王霸的老婆,不知是谁家的女儿。王霸年少时就很有高尚的品节,光武帝的时候征召了他好几次,他也不去做官。王霸看过《逸人传》。他的妻子品行志向也是很好的。先前,王霸与同郡的令狐子伯交朋友,后来子伯当了楚国宰相,而他的儿子也在那地方做了功曹的官。子伯叫他儿子送信给王霸,随行的车马侍从,相当隆重浩荡。王霸的儿子那时正在田间耕作,听到有客人到,便放下锄头回来了。见到令狐的儿子,王霸的儿子感到沮丧惭愧,不敢仰望客人。王霸见到这种情况,脸上很是愧疚,客人离去后便久久地卧在床上不起。妻子感到奇怪便问他什么原因,王霸开始还不肯说,妻子表示抱歉并一再追问,王霸才说:“我跟子伯向来都不相似,之前看见他儿子相貌服装都相当光鲜,举止行为很得当合适,而我的孩子们头发蓬松,牙齿稀疏,不懂礼节,见到客人也感到惭愧,我们父子情谊深厚,不禁也觉得自己失礼。”妻子说:“你年少时就养成高隐的情节,不羡慕功名利禄。现在子伯的高贵哪比得上你?你怎能忘了自己原来的志向,反而为子女的虚荣心惭愧呢?”王霸坐起来笑着说:“你说得是!”于是两夫妻便终身高隐起来。
【注释】
①令狐子伯:人名
②郡功曹:古官名
③耒(lěi):耕地用的农具
④沮怍(zuò):沮丧愧怍
⑤不相若:不能相比
⑥曹:辈
张凭举孝廉,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①。欲诣刘尹②,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处之下坐,唯通寒暑③。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④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⑤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即用为太常博士。张凭被举荐为孝廉后,到京都去,他仗着自己有才气,认为必定能侧身于名流之列。想去拜访丹阳尹刘真长,他的同乡和一同被举荐的人都笑话他。张凭于是去拜访刘真长,这时刘真长正在洗涮和处理一些事务,就把他安排到了下座,只是和他寒暄一下,神态心意都没有注意他。张凭想自己主动发表见解,又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不久,长史王濛等名流来闲谈,主客间有不能沟通的地方,张凭便远远地在下座上给他们分析评判,言辞精炼而内容深刻,能够把彼此心意表述明白,满座的人都很惊奇。刘真长就请他坐到上座,和他清谈了一整天,于是留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张凭告辞,刘真长说:“你暂且回去,我将要代你一起去谒见抚军。”张凭回到船上,同伴问他在哪里过夜,张凭笑而不答。不一会儿,刘真长派郡吏来找张孝廉坐的船,同伴们很惊愕。刘真长当即和他一起坐车去谒见抚军。到了大门口,刘真
长先进去对抚军说:“下官今天给您找到一个太常博士的最佳人选。”张凭走上前去之后,抚军与他交谈,赞叹不已,连声说好,并说:“你才华横溢,头脑中富于义理。”于是就任用他做太常博士。
【注释】①参:成为。时彦:当代有才德名望的人上。②刘尹:刘惔,字真长,
东晋著名清谈家。曾任丹阳尹,故后世称其为“刘尹”。③通寒暑:礼节性的问候。④清言:清谈。⑤传教:主管宣布教令的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