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雅量第六(27-28)
(2017-04-19 05:54:43)(27)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①。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②。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③。”桓温和郗超商议撤换朝廷大臣的事,上报名单拟定后,当晚两人同一处安歇。第二天桓温一早起来,就传呼谢安和王坦之进来,把拟好的奏疏扔给他们看。当时郗超还在帐子里没起床。谢安看了奏疏,一句话也没说,王坦之径直扔回给桓温,说:“太多了!”桓温拿起笔想删去一些,这时郗超不自觉地偷偷从帐子里和桓温说话。谢安含笑说:“郗生可以说是入幕之宾呀。”
【注释】
(28)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①。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③。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④。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⑤。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