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学琼林》246: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2017-04-19 05:41:48)
祖孙父子08:
  盖父愆,名为干(gan,四声)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愆:过失,过错。旧时称儿子能做好父亲所未能做好的事情为干蛊,这样父亲才没有罪过。干蛊,典出《易·蛊》:“幹父之蛊。”王弼註:“幹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後遂以此指儿子能胜任父亲所不能胜任的事业。宋代以后才有将“干蛊”解释为弥补父亲罪过之义。 王弼将“蛊”解为“事”,正属“古训”。 
  螟蛉,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干母之蛊不可贞
“干母之蛊,不可贞”是《周易》《蛊卦》九二爻爻辞。干:正,匡正的意思。大意是:匡正母辈所造成的弊乱,情势难行时不可强行,而要守持正固以等待适宜时机。
 
《伊川易传·蛊传》有:“‘干母之蛊不可贞’。子之于母,当以柔巽辅导之,使得于义。不顺而至败蛊,则子之罪也。从容将顺,岂无道乎?若伸己刚阳之道,遽然矫拂则伤恩,所害大矣,亦安能入乎?在乎屈己下意,巽顺相承,使之身正事治而已。刚阳之臣事柔弱之君,义亦相近。”
 
程颐的这段话大意是:“不好干涉母亲的事情”。儿子对母亲来说,应该以柔顺的态度辅助她、开导她,使之行为能够符合义理。行为不顺,从而招致失败,就是儿子的罪过。从容顺从,岂能不讲究方法?如果强调自己刚毅的方法,急切地想要修正母亲的行为,违背母亲的意愿,就会伤害母亲的感情,害处很大,又怎能让母亲听进去呢?作儿子应该做的,在于抑制言行,柔顺的承奉母亲,使她修正自己的行为,把事情处理妥当,这就行了。性情刚阳的大臣侍奉性情柔弱之君,道理也是一样。
 
程颐这是用探求卦爻辞里的“儒家义理”来解读《周易》。《周易》作为儒家群经之首,所谓“十翼”的《易传》也正是用儒家观点来阐释《周易》经文。程颐的观点我们其实在《论语》里还是能找到根据的,《论语·里仁》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这句话大意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声委婉的劝说。如果看到他们不愿听从,要仍然恭敬地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为他们操劳而无怨恨。孔子说话常矛盾,《孝经·谏诤章》曾参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绝对听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就可以称为孝呢?)”孔子的回答是:“当不义则争之(当父亲就要陷入不义时,做儿子的就应当谏诤)。”
 
“干母之蛊”的道理可以用到很多和人相处的地方,和上级,和朋友,和下级。当我们发现他们的缺点时就是指正也还是要委婉一些,让人接受起来也容易一点。我觉得指出父母的过错倒真的可以直截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