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101: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2016-12-11 06:34:09)岁时第12句
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据《统天万年历》记载:“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在汉代以前,只有春社而无秋社,汉以后才设有秋社。春秋二社,是古代祭祀社稷的日子(又称社日)。这天到处吃鸡吃肉喝酒,据说这天的酒喝了可以治耳聋。
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爱情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