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求》添足(66)灵辄扶轮 魏颗结草 逸少倾写 平子绝倒

(2016-12-07 06:05:41)
正文(39)灵辄扶轮,魏颗结草。逸少倾写,平子绝倒
  灵辄扶轮
  扶轮:
  (1).扶翼车轮
  (2).相传 春秋时晋大夫赵宣子猎于首山,见灵辄饿不能起,食之。后 灵辄为晋灵公卫士。一日灵公邀宣子饮,欲害之。宣子知之,中饮而出。灵公遣卫士追杀之。灵辄疾追先至,告宣子登车速走,并倒戈以御公徒宣子 因以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
  后以“扶轮”为怀恩报效之典。
  《左传•宣公二年》载: 灵辄 饥困于翳桑时,受食于 赵盾 , 盾 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 灵公 伏甲欲杀 盾,辄倒戈相救。盾问其故曰“翳桑之饿人也。”遂自逃去。
  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
  上述记载中尚无“扶轮”之词。
  《敦煌遗书》伯二五二四《古类书》引《左传•晋灵公不君章》:“[灵)辄扶车以臂承轴,驰驾而行。”原来晋灵公谋杀宣子,除埋伏甲士,还摘去了宣子来时所乘车轮,使其无法逃脱,灵辄只好“扶车以臂承轴”。“扶车以臂承”即“扶轮”之义
  这就是“灵辄扶轮”的典源。
  
  魏颗结草
  【解释】: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出处】: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颗 生平介绍
  魏颗是春秋时代晋国魏武子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
  原来数年前,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一个宠嬖的爱妾名叫祖姬,没有生儿子,魏武子平日身体一有病时,就嘱咐他的儿子魏颗说:“祖姬是我所爱的女子,年纪还轻,我死后,你当为她选择对象把她嫁了,使她终身有个归宿,不要使她流离失所,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瞑目了。”但是到了魏武子疾病很沉重,临终的时候,又嘱咐魏颗说:“祖姬是我的爱妾,我死后,你当为我把她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良伴,不要使我孤魂寂寞。”说完了话,就逝世了。武子死后,魏颗安葬他的父亲,并没有把祖姬从葬,后来选择一位适当的士人把祖姬嫁了。有人问魏颗说:“你怎么没有遵从你父亲临终的遗命呢?”魏颗说:“我父亲平日吩咐我要善嫁此女,使她得个好归宿,终身有所依托。到了病重临终的时候在精神昏乱时,又命我殉葬她,为了不陷父亲于不义,所以我不听从我父亲昏乱的遗言,而听从父亲合理的遗命,帮助父亲成就德泽。”由于魏颗做了这件阴德,所以在这次和秦军战于辅氏的地方,当双方战事紧急之际,魏颗忽然遥见一老人在杜回面前结草,攀住杜回的脚,杜回因此踬仆跌倒在地,适时魏颗赶紧上前,把杜回俘虏擒捉起来,秦兵见主将被擒,都四散奔逃大败而去。  
  这天晚上魏颗刚刚安睡,梦见白天所见的老人,前来作揖说道:“魏将军,你知道杜回为什么会被你虏获吗?是老汉结草攀住他,使他跌倒而被掳获的。”魏颗惊奇地说:“我和老先生素不相识,而蒙您相助,这个恩德怎么报答呢?”老人回答说:“我就是你所嫁妇人祖姬的父亲,承蒙将军顺从你父亲合理的遗命,善嫁了我的女儿,不把我女儿殉葬,老汉在九泉之下,感激将军救活了我女儿的生命,特来效劳,结草报德,帮助将军成功,望将军继续勉力为善,将来子孙一定世世荣显。”魏颗醒来,才明白世间上确有鬼来报德的真实事迹。
  【结草衔环】的典故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省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逸少倾写
 逸少:王羲之字逸少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①。” 
  【注释】 
  ①清贵:清高尊贵。于:厚;亲爱。甚至:指到了顶点。所后:后来人。指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评论右军将军王羲之说:“逸少是个清高尊贵的人,我对他喜欢到极点,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 
  (81)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①。” 
  【注释】 
  ①处长:处理、对待自己的长处。 
   【译文】 
  王仲祖称赞殷渊源说:“他不但凭自己的长处胜过别人,而且在对待长处上也胜过别人。” 
  (82)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①;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②。” 
  【注释】 
  ①府奥:肺腑,比喻内心的话。倾写:等于“倾泻”。 
  ②浩汗:浩瀚;广大。按:这句话比喻殷浩擅长清谈,辞锋玄理,深不可测。同时用字也语义双关,因为殷浩,字渊源,这里就用“浩、源”二字。 
   【译文】 
  司州刺史王胡之和中军将军殷浩清谈,王胡之后来赞叹说:“我自己的见解,早已倾吐净尽;殷浩摆开清谈的阵势浩浩荡荡,各个源头还没法估量。”
   此典按《世说新语》解,恐有误。80与82是不相通的  
   王羲之墓,在嵊州城东20多公里的金庭乡瀑布山。传说金庭是书圣王羲之晚年养生之处,卒葬于金庭乡瀑布山下。 
  解为王羲之的书法如瀑布之“倾泻”,勉强勉强。  
  
  平子绝倒
  《世说新语》: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①。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②。 
  【注释】 
 ①迈世:超越世俗。推服:推重佩服。 ②绝倒:倾倒;钦佩。 
   【译文】 
   王平子有超世的卓越才华,很少有他椎重佩服的人。但是每当听到卫玠谈论,总不免赞叹、倾倒。
  《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平子﹞每闻 卫玠言,辄叹息絶倒”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玠少有名理,善通 庄老 。 琅邪 王平子 ,高气不羣,迈世独傲;每闻 玠 之语议,至於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輒絶倒於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 卫君谈道, 平子三倒。’”
  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人物简介:
    王澄,字平子,晋代名士,王衍之弟。琅琊临沂人。有盛名,勇力过人,招致王敦忌惮,遇害,时年四十四岁。《晋书》卷四十三有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