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添足(63)罗含吞鸟,江淹梦笔。李廞清贞,刘驎高率
(2016-12-03 05:31:38)正文(36)罗含吞鸟,江淹梦笔。李廞清贞,刘驎高率
罗含吞鸟
《晋书•文苑传•罗含》:“﹝ 罗含
﹞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説之。 朱氏
(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做文章的才思)日新。”后即用为文思灿然之典
人物简介:
罗含(292-372),字君章,号富和,西晋桂阳郡耒阳人。祖父罗彦在汉建兴时为临安太守,父罗绥汉延禧时为荥阳太守。含幼年失父母,依叔母朱氏成人。
罗含年轻时博学能文,不慕荣利。荆州刺史三次召他为官,均辞不就。后杨羡任荆州将,慕其才学,引荐他为主簿,再三推辞不允才就任。不久,调任郡功曹敕史。东晋咸和九年(334),荆州刺史庾亮荐引罗含为江夏从事,江夏太守谢尚夸奖罗为“湘中之琳琅”。未几,升任荆州主簿。征西大将军到荆州后,任含为征西参军,后转任荆州副驾。为避喧闹,含于城西小洲上建茅屋数椽,伐木为床,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桓温称含为“江左之秀”。含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朝廷征召为尚书郎。桓温重含才,喜含德,上表调任含为征西户曹参军,升宜都太守。永和十二年(356),桓温封南郡公,任含为郎中令。不久,朝廷又召含入都为正员郎,升散骑常侍、侍中、廷尉,转调长沙相。含年老辞官归里,朝廷加封为中散大夫。
罗含著有《湘中记》(又称《湘中山水记》)三卷行世。
江淹梦笔
传说南朝 梁
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以之比喻才思减退 即成语”江郎才尽”
人物简介:
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三朝。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
文学成就
江淹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他的辞赋方面,他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南朝辞赋发展到“江、鲍”,达到了一个高峰。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佳作。
江淹又是南朝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刘峻、徐陵齐名。最为知名的当数他在狱中写给刘景素的《诣建平王书》,文章辞气激扬,不卑不亢,真情实感流注于字里行间。建平王刘景素看了江淹的这篇上书后,深受感动,立即释放了他。另外,江淹的《报袁叔明书》、《与交友论隐书》等,均为当时名篇。
江淹的诗作成就虽不及他的辞赋和骈文,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其特点是意趣深远,在齐梁诸家中尤为突出。善于拟古是江淹诗歌方面的突出特色,面貌酷似,几可乱真。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就说江淹“善于摹拟”。江淹努力学习古人的作品,确使他摆脱了一些绮丽之风,写出了不少在流丽中带有峭拔苍劲之气的诗篇。在江淹诗歌中,有一部分为乐府歌辞。江淹的乐府歌辞在南朝中虽不能技压群雄,也算得是上乘之作。
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李廞[xīn]清贞《世说新语•栖逸》:
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赢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①。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礼之,故辟为府椽。廞得笺命,笑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②。” 李廞是李茂曾的第五个儿子,为人清正,有高尚的品德,可是从小就瘦弱多病,所以不肯结婚做官。他留在临海郡,暂住在他哥哥侍中的陵园里。他有了很大的名望以后,丞相王导想聘请并礼待他,所以调来做相府的属官。李廞得到王导的任命信,笑着说:“茂弘竟然拿一个官爵来雇佣人。
【注释】
①“居在”句:李廞(xin)腿瘸了,不能走路,随他哥哥李式南渡。李式渡江后,累迁临海太守、侍中。 ②茂弘:王导的字。假:雇佣。
刘驎高率
刘驎:刘驎之《世说新语•栖逸》:
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歧①。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于漠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②。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③。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④。居阳歧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阎所安。 南阳人刘驎之,高尚直率,历史知识很丰富,在阳歧村隐居。当时,苻坚南侵已经逼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尽力实现宏图大略的效益,就聘刘驎之任长史,派人和船前去迎接他,赠送的礼物也很丰富。刘驎之只好从命,就上船出发,但桓冲所送的礼物一点也没有收受,沿途拿来送给贫困的人,等走到上明,东西也送光了。他一见到桓冲,便陈述自己没有才能,然后就启由自在地辞去职务。他在阳歧住了多年,衣食向来是和村人互通有无的。碰到自己短缺了,村人也同样帮助他。他是乡邻深感满意的人。
【注释】
①阳歧:村名,离荆州二百里。
②訏谟:宏图大略。参看《文学)第52
则注③。赠贶:赠送。
③乞(qi):给。上明:地名。桓冲为了阻止苻坚南侵,想移镇长江以南,便把荆州首府移到上明。 ④翛(xia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