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①。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②,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③。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④。其见礼如此。
南阳郡人宗世林,是和魏武帝曹操同时代的入,他很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肯和曹操结交。曹操到做了司空,总揽朝廷大权的时候,曾经安闲地问宗世林:“现在可不可以结交呢?”宗世林回答说:“我的松柏一样的意志还没有变。”宗世林因为不合曹操心意被疏远以后,”官职很低,和他的德行不相配。但是曹丕兄弟每次登门拜访,都是以晚辈的身分,特别在他的坐床前行拜见礼。他就是这样地受到尊敬。
【注释】
①宗世林:宗承,字世林,以德行为世所重。曹操年轻时,想和他结交,遭到拒绝。②司空:官名,是三公之一。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为司空,总揽朝政。③见疏:被疏远。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④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曹丕为魏文帝。造:前往;到。床下:坐床前。
(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①。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②?”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③。” 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注释】
①受禅(shàn):接受禅让帝位,指曹丕登位称帝。公元220年农历正月,曹操死,其子曹丕继位为汉丞相,十月,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皇帝。陈群:字长文,东汉末,曹操召他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迁御少中丞曹丕即帝位后,迁尚书令。戚容:忧伤的神色。②应天受命:指登帝位。帝王都认为自己是顺应天意、接受天命而登位的。③华歆:字子鱼,曹操召他为议郎,后任尚书令、御史大夫。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禀承曹操意旨领兵入宫收杀皇后伏氏,灭其族。曹丕即帝位后,迁为司空。服膺先朝:指不忘汉朝。两人都当过汉朝的臣子,要表示不忘汉室之恩。服膺,谨记在心中。圣化:圣人的教化,这里指盛世。按:陈、华二人一直依附曹魏,当然不会对汉朝的灭亡感到痛心疾首。这里听说的话有说是其子孙,门客的附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