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思友人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名篇。
山亭思友人序
高兴之後,中宵起观,举目四望,风寒月清。邻人张氏,有山亭焉,洞壑横分,奇峰直上,郁然有造化之功矣。嗟乎!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对清平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畜泄江河,七星可以气冲,八风可以调合。独行万里,觉天地之崆峒,高枕百年,见生灵之龌龊。虽俗人不识,下士徒轻,顾视天下,亦可以蔽寰中之一半矣。惜乎此山有月,此地无人,清风入琴,黄?对酒。虽形骸真性,得礼乐於身中;而宇宙神交,卷烟霞於物表。至若开辟翰苑,扫荡文场,得宫商之正律,受山川之杰气。虽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思飞情逸,风?坐宅於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於调下云尔。
【原文】 【今译】
高兴之后, 高雅兴致之后,
中宵起观, 半夜起而观风景,
举目四望, 举目四望之下,
风寒月清[2]。 秋风寒而月清明。
邻人张氏,有山亭焉, 邻居张氏,有山中亭间,
洞壑横分,奇峰直上, 但见洞穴壑谷分列,奇峰异石峻峭,
郁然有造化之功矣[3]。 旺盛有自然之功力。
嗟乎!
啊!
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 大丈夫负帝王之恩泽,
对清平之日月[4]。 对太平之岁月
文章可以经纬天地, 文章可以治理调教天下,
器局可以畜泄江河。 气度可以包容倾泻江河[5]。
七星可以气冲, 北斗之星可以气贯,
八风可以调合。 八面之风可以调和[6]。
独行万里,觉天地之崆峒; 独行万里,觉天地之空阔苍茫。
高枕百年,见生灵之龌龊[7]。高枕百年,见人类之器局狭小[7]。
虽俗人不识, 虽然鄙陋庸俗之人不识,
下士徒轻, 德才俱下之人轻视,
顾视天下, 回首而看天下,
亦可以蔽寰中之一半矣[8]。 也可以概括世人之一半了[8]。
惜乎此山有月,此地无人。 可惜此山有月,此地无人。
清风入琴, 清风袅袅入琴声,
黄云对酒[9]。 雾霭沉沉对酒行[9]。
虽形骸真性, 虽然体形躯壳天生自然,
得礼乐于身中; 得礼乐教化于身中;
而宇宙神交, 但与天地风光神交意合,
卷烟霞于物表[10]。 卷烟霞山水于世外。
至若开辟翰苑,扫荡文场, 至于开辟文坛,扫荡文场,
得宫商之正律, 得五音纯正谐和之律,
受山川之杰气, 受山川灵秀俊杰之气,
虽陆平原、曹子建, 虽然是陆士衡、曹子建,
足可以车载斗量; 足可车载斗量不足为奇;
谢灵运、潘安仁, 谢灵运、潘安仁,
足可以膝行肘步[11]。 足可匍匐爬行敬畏膜拜。
思飞情逸, 思绪湍飞情感飘逸,
风云坐宅于笔端; 叱咤风云之论坐于笔毫之端;
兴洽神清, 兴致和谐神气清朗,
日月自安于调下云尔[12]。 高悬日月之说安于格调之下等等。
【校笺】
校:《全文》、《项本》、《张燮》无异。
[1]作于公元668年(十九岁)沛王府任修撰期间。这年秋天,王勃与杨炯一道在杨炯的家乡华阴小住,除本文,还有《山亭兴序》、《秋日饯别序》。
山亭:见[3]。 友人:杨炯。
[2]高兴:高雅的兴致。东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中宵:半夜。西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迅雷中霄激,惊电光夜舒。” 起观:犹言起来观看。南朝.宋.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诗》:“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 风寒月清:言深秋景色。
[3]邻人张氏:杨炯在华阴老家的邻居。 山亭:山野中的亭间。 焉:句末语气词,无义。《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 横分:横向分列。 郁然:兴盛、繁盛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造化:自然界。《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4]嗟乎:感叹词。《韩非子.内储说下》:“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 大丈夫: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荷:担负。东汉.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 雨露:比喻为恩泽。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清平:太平。东汉.班固《两都赋序》:“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 日月:犹言岁月、时光。《诗经.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5]经纬:本指织物的纵线和横线,此犹治理。《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器局:器量、度量。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明元郭皇后传》引南朝.宋.何法盛《晋诸公赞》:郭建“字叔始,有器局而强问。”
[6]七星:北斗七星。东晋.常璩(qú 渠)《华阳国志.蜀志》:“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唐.崔融《咏剑》诗:“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八风: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liào 料),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7]崆峒:通“空同”,言空阔无边、虚无浑茫。《关尹子.九药》:“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迹。” 百年:人寿百年,故代指一生。《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元.陈澔(hào 号)《礼记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 生灵:人类。《北史.四夷传序》:“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多。” 龌龊:器量局促,狭小。东汉.张衡《西京赋》:“独俭吝以龌龊,忘蟋蟀之为何。”
[8]校:“蔽”,《英华》注“疑”,《蒋注》作“敝”。据《全文》、《项本》、《张燮》改为作“蔽”。
俗人:庸俗、鄙俗的人。《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下士:德才俱差的人。老子《道德经》:“下士闻之,大笑之。” 徒:乃。《荀子.子道》:“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 顾视:回首而视。顾,回首。《列子.说符》:“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 蔽:覆盖、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寰中:宇内、天下。东晋.孙绰《喻道论》:“焉复睹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
[9]黄云:山间黄色的云雾之气。唐.杜甫《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10]形骸:人的形体、躯壳。《庄子.天地》:“汝方将忘汝神气,坠汝形骸,而庶几乎?” 真性:天性、本性。《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此马之真性也。” 礼乐:礼节和音乐。以礼乐为手段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礼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 宇宙:天地。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纮宇宙而章三光”,东汉.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神交:心意投合、深相结托的忘形之交。《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子瑜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西晋.虞溥《江表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闲也。” 烟霞:云霞如烟,泛指山水风光。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物表:物外、世俗之外。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文选》唐.五臣注:“表,外也。”
[11]至若:连词,表示另提一事,犹至于。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 翰苑:文翰荟萃之处。翰,文辞也,南朝.梁.萧统《<</SPAN>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宫商:古以“宫商角徵(jué zhì决志)羽”为五音,相当于今简谱中1、2、3、5、6。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86》载,孙绰作《天台赋》以示范启,谓掷地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 正律:犹言纯正谐和的音律。西晋.荀勖(xù
序)《奏条牒诸律问列和意状》:“考以正律,皆不相应;吹其声均,多不谐和。” 陆平原:西晋文学家陆机,官历平原内史。 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著名文学家。 车载斗量:数量众多不足为奇。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谢灵运:南朝.宋.谢灵运,著名文学家,开山水诗先河。 潘安仁: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诗与陆机齐名。美姿容。 膝行肘步:跪着行走、以肘行走。表示尊重敬畏。《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后汉书.西域传论》:“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 按,不畏古人,此初唐昂扬之风貌。
[12]坐宅:坐于家中,类坐堂、坐门、坐衙。 兴洽:兴致和谐。洽,和谐、融洽。 日月:西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谓扬雄《方言》可悬挂于日月,不可改动。 调下:调中,格调之中。调,韵调、才调。 云尔:如此等等。《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