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031: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
(2016-06-14 05:38:53) 天文
第三十一句
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
旧注有谓“雨师,毕星也;风伯,箕星”,按此殆出自《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箕星、毕星是两个星宿古人认为月亮在箕星就会大风,在毕星就会下雨。《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原比喻人民的好恶不一样。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我国古代的恒星分群系统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分成四个大星区,用动物生命名,叫做四象.就是:东与苍龙,北与玄武,西与白虎,南与朱雀。
二十八宿名称
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谓苍龙七宿.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谓玄武七宿.
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谓白虎七宿。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谓朱雀七宿。
箕宿:苍龙七宿最后一宿,共有四颗星。古人说箕星好风,箕星一旦特别明亮,是起风的预兆.
毕宿:毕宿样子象爪叉,有八颗星,是西方七宿第五。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云从龙,风从虎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虎啸生风、龙腾生云,说明了君臣的会合相辅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