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参考译文:政事第三文学第四(42-43)

(2016-06-03 07:11:53)

(42)支道林初从东出。住东安寺中①。王长史宿构精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不大当对②。王叙致作数百语,自谓是名理奇藻③。支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王大惭而退。支道林刚从会稽来到建康时,住在东安寺里。左长史王濛事先想好精微的义理,并且想好富有才情、文采的言辞,去和支道林清谈,可是和支道林的谈论不大相称。王濛作长篇论述,自以为讲的是至理名言,用的是奇丽辞藻。支道林听后,慢吞吞地对他说:“我和您分别多年,看来你在义理、言辞两方面全都没有长进。”王濛非常惭愧地告辞走了。
【注释】
  ①从东出:支道林原居会稽,在京都建康东部,晋哀帝派人把他接到建康,所以说“从东出”。但这时王濛已死,这一则所记可能是传闻之误。
 ②宿构:事先构思。当对:相当;相称。③叙致:陈述道理。

(43)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①。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不得②。今《小品》犹存。
【注释】①签:签注。读书有疑难处,夹上字条做际记。幽滞:深奥难解。
 ②“尝欲”句:据《语林》载:殷浩因为对佛经有所不解,派人去请支道林。王羲之却以为,殷浩不了解的,支道林也未必能讲通,如果讲错了。更是影响名声,所以功他不要去。支道林同意王的话,没有去见殷浩。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读佛经《小品》,很多地方有疑难,加了二百张字条标明,这些都是精深奥妙的地方,是当时隐晦难明的。殷浩曾经想和支道林辩明这些问题,终究不能如愿。现在《小品》还保存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