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炉夜话》第十八则  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

(2016-06-01 06:20:34)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孔夫子为什么厌恶“乡愿”呢?因为他只是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其实内心里并不如此,可见得这种人虚伪矫饰,以假面孔示人。孔夫子为什么厌弃“鄙夫”呢?因为他凡事不知由大体着想,只知为自己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得失心太重,是个不知人生精神内涵的俗物。

注释
乡愿:外貌忠厚相,内怀奸诈心的人。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说了一句“乡愿,德之贼也。”什么原因呢?因为,“乡愿”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伪君子”。“乡愿”之可厌,一在其虚伪不实,二在其可能带给无知的年轻人错误的印像,使得年轻人失了正道,所以说他是“德之贼”。这种人欺世盗名,岂不可恨?所谓“鄙夫”,乃是指不明礼义,不知生命精神价值重于个人利益的人;因此在任何场合,只顾自己的利益,甚至破坏了社会上对礼义的尊崇,便得众人也和他一般只求个人的得失。使大众重利轻义的,便是这些鄙夫啊!岂不可厌!“乡愿”与“鄙夫”,一为盗德之徒,一为昧德之夫,皆为孔子所摒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