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参考译文:言语第二(86-90)
(2016-05-12 04:41:45)(86)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①!故不如铜雀台上妓②。”王子敬对王孝伯说:“羊叔子这个人自然是不错的呀,可是又何尝有助于世事!所以比不上铜雀台上的歌姬舞女。”
【注释】
②“故不”句:铜雀台是曹操修建的。曹操遗嘱说,他死后,要把他的侍妾和歌舞伎安置在铜雀台上,定期为他表演歌舞,妓,通伎,歌女舞女。一说这句是说羊祜清德自佳而已,不如铜雀伎可以娱人耳目。
(87)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①
【注释】①长山:山名,在东阳郡长山县。因为山脉相连三百余里,所以名叫长山,县因山得名。坦迤(yǐ
):指山势平缓而曲折。
【译文】
(88)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①。”
【注释】
【译文】顾长康从会稽回来,人们问他那边山川的秀丽情状,顾长康形容说:“那里千峰竞相比高,万壑争先奔流,茂密的草木笼罩其上,有如彩云涌动,霞光灿烂。”
(89)简文崩,孝武年十余岁,立,至瞑不临①。左右启:“依常应临。”帝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注释】
临(lìn):哭。亲人死,到一定时候要哭丧,叫临。
【译文】
(90)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②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③?”孝武帝将要研讨《孝经》,谢安、谢石兄弟和众人先在家里研讨、学习。车武子提出一些疑难,急迫的问题来问谢安兄弟,并且对袁羊说:“不问,怕漏掉精湛的言论;问得多了,又怕反复劳累二谢。”袁羊说:“一定不会引起这种不满。”车武子说:”怎么知道会是这样呢?”袁羊说:“何曾见过明亮的镜子会因为连续照影而疲劳,清澈的流水会害怕微风?【注释】①讲:研究、讨论。据《续晋阳秋》载:”宁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讲《孝经》,仆射谢安恃坐,吏部尚书陆纳、兼侍中卞耽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哀宏兼执经,中书郎车胤(按:字武子)、丹阳尹王混摘句(指摘出疑难来问》。”私庭:“私邸;王侯大官的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