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升菴诗话》卷八“唐彦谦垂柳”条说:“‘绊惹东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宫里三千女,饥损蛮腰学不成。’……咏柳而贬美人,咏美人而贬柳,唐人所谓尊题格也。”《升菴诗话》卷十四又说:“书生作文,务强此弱彼,谓之尊题(格)。”不言而喻,所谓“尊题格”,就是“咏柳而贬美人”,“咏美人而贬柳”,就是“强此弱彼”。
这种“尊题格”,在全唐诗中不时可以见来,如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如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尊题格”——为了使主题更加的鲜明、突出,作为一种“强此弱彼”的修辞方法,自有它值得借鉴之处。我有几首七言绝便是采用这种修辞方法写来;发去以供一笑。
如《林甫弄獐》诗——
从来好恶也群分,凤采龙姿宰相嗔。闻有弄獐君莫笑,权门尽是弄獐人。
又如《题〈野诗闲话〉》诗——
沥血呕心年复年,一书酬报未三千。鼠肝虫臂黄金价,唯独文章不值钱。
再如《戏题一绝》——
埋头经史误人深,莫信文章可立身。古往今来君请看,穷荒最是读书人。
注:唐代李林甫贺其舅得子,将“弄璋之喜”写成“弄獐之喜”;后人讥之为“弄獐宰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