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参考译文:言语第二(46-50)
(2016-05-04 05:56:11)(46)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①。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②。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③。”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④!”谢仁祖八岁时,他父亲豫章太守谢鲲已经领着他送客。那时他的言谈便显示出奇异的悟性,已经自居于名流之中。大家都很赞许他,说他:“年纪虽小,也是座中的颜回。”谢仁祖说:“座中如果没有孔子,怎么能识别颜回!”
【注释】
(47)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①。仁祖闻之,曰:“时无竖刁,故不贻陶公话言②。”时贤以为德音。陶侃病势沉重,可是有关朝廷兴利除弊、官吏进退等大事,没有一句遗言。朝中官员都认为是憾事。谢仁祖听到这事,就说:“现在没有像竖刁那样的人,所以陶公不用留下遗训。”当时人士认为这是有德者的话。【注释】
(48)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①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②。”或云卞令③。
【注释】①竺法深:和尚名。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据记载简文帝当时还没有登帝位,只是封为会稽王。刘尹:刘惔。见《德行》第35则注①。朱门:红漆的大门,指达官贵人之家。②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穷苦人家。③卞令:卞壶,字望之,曾任尚书令。
(49)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从猎,将其二儿俱行①。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②。’”孙盛任庾亮的记室参军,一次随着质亮去打猎,并且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去。庾亮本不知道,忽然在猎场看见他的次子齐庄,当时这孩子只有七八岁,庾亮问他说:“您也来了吗?”齐庄接口回答说:“正如古诗所说的‘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注释】①记室参军:官名,将军幕府中主管文书的。②“无小”二句:引自《诗经·鲁颂·泮水》.意指无论大小臣子,都跟着公出游。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