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言六蔽

(2016-04-24 11:16:19)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③,其蔽也荡④;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⑤;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⑥;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个字〔德行〕,会有六种弊病吗?”〔子路起身〕回答:“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愚蠢;爱好智慧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伤害自己和亲人;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 

① 女:同“汝”。你。 六言:六个字,即文中的仁、知、信、直、勇、刚等德行的六个方面。 蔽:通“弊”。弊病,害处。② 居:坐。③ 知:同“智”。④ 荡:放荡不羁(ji)。⑤ 贼:害,伤害。这里指容易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伤害。⑥ 绞:说话尖酸刻薄,不通情理。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对别人仁慈仁爱虽然是件好事,但是你不学这其中包含的道理,不分是非的好,不分轻重的好。那么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这就成了毛病,什么毛病——愚蠢。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一个人虽然他的知识渊博,但是却不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修养,这样的人的弊端就是放荡不羁、非常任性。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这里的“信”到底指哪个“信”?假如是指讲信用的信,守信用的坏人,那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好信不好学就会变的鬼头鬼脑。假如这里的信是自信呢,过分自信,就变成自大了,自大多一点就变成臭了。这种人,人人都不会愿意接触的。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说话直,不经过大脑思考的人,这种人不知道好赖话,更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伤人的,别人愿不愿意听,一点涵养都没有,最后像绳子绞起来一样,乱成了一团麻。也越来越让人烦。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脾气大,动辄打人,打了再说,杀了再说,这是好勇,有勇无谋,好勇不好学的人,一定会出大乱子。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刚正就不阿,好刚的人不转弯的,决不转变主见。个性很刚的人,若不好学,他的毛病就成狂妄自大,满不在乎。

解读

孔子在《泰伯篇》中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杨叔达在《论语疏证》中说:“本章言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而《阳货篇》则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贼;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之蔽同为乱,直之蔽同为绞。然则二章义实同。特彼言不好学,举其因,此章言无礼,明其果,为异耳。此知不好学者正谓不学礼也。”孔子在《礼记·仲尼燕居》中说:“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为求中之器,礼,制中,礼求中,礼,亦为中,亦可以理解为度。因此,六言六蔽可以理解为:仁而不知度,愚蠢;智而不知度,放荡;信而不知度,贼害;直而不知度,绞伤;勇而不知度,祸乱;刚而不知度,狂傲。孔子所有的道德范畴,一言以蔽之,“中”而已。

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皆言“直之度”。

       这有名的六言六弊,已经是一个成语了。六言者,美好的品德,做人的原则,是自古而今一直提倡并发扬光大者。但谁可曾想过,这六言过了头,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甚至可能招致祸端。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物极必反!

    闲暇之余又一次翻阅了六言六弊之说,久已尘封的思绪,在经历了坎坷的人生之后,就和以往读它时感觉截然不同了。现在读之,反倒觉得,要理解其真义,感悟其真谛,掌握其度衡,并非易事。 但确实很有必要!不能也不应该死守那六言,倒是应该多关心一下那六弊。

  “六言六弊”原本是先古的一个成语。六言就是仁、知、信、直、刚、勇,是为人处事的六种好品德。

  “仁”就是心地仁厚,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古人云:“君子之失,在厚与爱,小人之失在薄与忍。所以君子可欺就是因为为仁厚至于老实,如果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心地仁厚,是非不清,则易被人愚弄。”当仁则仁,方不失为君子之为。因为过于仁厚而被愚弄者,一定不在少数。仁厚之弊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最应该警惕的。

  “知”是广知博览,有大学问。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谦虚好学,则很容易飘荡起来。所以学问、才智,不仅只是知识,而应当是善用、用好,否则就是浪得虚名,装了稻草的绣花枕头。

  “信”,诚信,轻信,自信。信而不学,容易高傲自大,容易轻信他人,就难免上当受骗,甚至轻身犯法,以贼名收场。所以,信当有度、信当有辨、信当有智。否则,就有做贼的危险。

    “直” 正直,直率。是每个人十分重要的人格培养,具有正直的品德,正是人们所向往的,正直好义是做人的通达境界。但,直的过了头,过于粗率,欠修养,欠礼仪,对人对已都会带来伤害。就如人人都在夸过满月的孩子将来能做官,能挣大钱,梗直之人偏说这孩子将来会死。能不伤害人吗?自己不也得到个缺乏修养的下场!

  “刚”是刚强。同样包涵着人的自然脾性和人格品德。人需要经过修炼培养具有真骨真气、刚正不阿的品质,这是一种做人做事高尚的境界,古有不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不事权贵、不畏强暴之美谈。但这“刚”一有不慎,长处就会变成短处,甚至招灾惹锅。历史上,现实中,有多少刚直之人下场美好的?这可是深刻的教训,历史的经验。刚,好,也应该。但不能盲目的刚,无谓的刚。否则,就是狂!狂者必败。

   “勇”是勇敢。勇敢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勇需要有血性和刚猛的精神,要立足于一个“义”字上。而不能偏激于一时有利害输赢,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子来。勇而无谋,匹夫也。捅出乱子来,就知道过勇之害了。

  扬六言,弃六弊,贵在好学。好而不学,才有弊之出现。只有不断充实自已,摒弃不学而至的无知弊端,修养人生,才能旷达人生。

    六言易有,六弊难除。人生啊,最困难的不是拥有,而是放弃!六言虽好,但可放弃的也不在少数。学,首先应该学会取舍,别为六言之美好所迷惑,当警惕六弊之时出。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①矣乎?”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③;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④;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⑤;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⑥;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⑦;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⑧。”

①六言六蔽:六种美名及其容易产生的流弊。言在此指“德”,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六字。蔽,同弊,六蔽即“愚、荡、贼、绞、乱、狂”六种蔽障。②居:坐。子路起立回答,孔子命其坐下。③愚:受人愚弄。④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⑤贼:受伤害。⑥绞:急切。⑦乱:作乱闯祸。⑧狂:狂妄。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六种美名容易产生的六种弊病了吗?”子路站起来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仁德,却不爱学习,弊病是容易变得愚蠢,或被人愚弄;爱聪明,却不爱学习,弊病是放荡而无根基;爱诚实,却不爱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爱学习,弊病是容易急切、尖刻而刺痛别人;爱勇敢,却不爱学习,弊病是容易作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习,弊病是狂妄而刚愎自用。”

【问答】

问:怎样理解“六言六蔽”?

答:孔子谈“六言六蔽”,是针对子路的个性特点,勉励他好学以成德。“六言六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人,虽然具有“仁、知、信、直、勇、刚” 这些天然的美质,但是,仍然必须经由学习,才能成就其德行。因为不好学,就不明其义,不究其实,不悟其理,那么,天然的美质就会转化成弊病。孔子把好学看作人的各方面修养的基础,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问:“六言六蔽”与中庸之道是什么关系?

答: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礼记·中庸》),是孔子总结历史经验所做出的一个重要概括,是他对中庸之道的进一步阐述。后人从中提炼出“执两用中”这个辩证的思维方法。“六言六蔽”是孔子“执两用中”思想的具体化:一端即“六言”,指明了人的六种天然的美质;另一端即“六蔽”,“六言”的反面也就会有六种弊病。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把恪守中庸之道,视为君子至善至美的品德。君子坚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就是待人处世要把握合理的度,遵循礼的规范,无过无不及,做到恰如其分,反对极端的行为。君子怎样才能奉行中庸之道呢?孔子认为,只有勤奋好学,才能通晓事物之理,把握事物之度,做到恰如其分。恪守中庸之道,避免六种弊病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要加强学习,持中守礼,这对于君子的品德养成十分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