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文化常识五:刑罚、礼俗

(2016-04-07 10:56:12)
分类: 文言文知识

1、刑罚

黥(qíng):用刀在犯人面颊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也叫墨刑。

劓(yì):割鼻。

大辟(bì):砍头。

笞:用小荆条、大竹板打。

杖:用木棍打。

膑:剔去膝盖骨。

刖:砍断犯人的脚。

汤镬:烹,用鼎镬煮死犯人,下油锅。

车裂:五马分尸。

凌迟:先一块一块地分割肢体,然后再割断其咽喉。

腰斩。

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尸体暴露街头。

菹醢(zūhǎi):剁成肉泥。

髡首;剃去头发。

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

枭首:将斩下的首级高悬示众。

剥皮。

充军:将犯人送到边远地区服劳役,叫流,也叫流放(流放也指到外地生活)。

徒:强制犯人劳动。重于杖,轻于流。

劳役:男戍边,女舂米。

斩立决、绞立决、斩监候(候,等的意思,等到秋后统一处决)、绞监候。

2、百姓别称

麻衣(古时穿麻做的衣服)、布衣、黎民(黎,众也)、黎元(元,人字的变体,人也)、庶人(庶,众多)、庶民、白丁(丁,人字的变体,人也。古时缺颜料,老百姓穿未染色的、白色的衣服)、黔首(秦时平民用黑布包头)。

3、会面礼

    拱手:两手合抱致敬。《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作揖、长揖、揖让:不分尊卑,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折腰: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引申为倾倒、崇拜。

    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以示庄重。“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蔺列传》)

    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角触双手,叫:“拜”,也叫“拜手”;拜两次叫“再拜”。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膜拜: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空首: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叩头至手。

    顿首:拜时头首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时的时间很短,所以叫顿首。属于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的一般礼节。同现在的握手相似。

    稽首;顿首时,头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叫“稽首”,“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主表示毕恭毕敬的隆重大礼。

    三拜九叩:臣子朝见君主时的大礼。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也行此礼。

    坐: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后跟。“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4、祭祀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为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因祭祀前先饲养于牢,故称牺牲为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路祭:祭祀路神,以求一路平安。《荆轲刺秦王》:“既祖……”。祖,路祭也。

5、位次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为在廉颇之右”。“左迁”即贬官。闾左,豪右。坐车以左为尊。帅车以中为尊,左持弓,右持矛。战车左为尊,右陪乘(骖乘,车右),中御。

皇帝座北向南,“南面”,大臣“北面”。

     

      北2                              2

 

                                             4

西1        东4

                                             6

      南3

                                        8

席次一般用八仙桌,桌朝大门(如右图)。

现如下图。

             1

                3

                5

 

             

           大  

6、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使心地纯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三日,宿于内室,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7、其它

    七庙: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指正妻所生长子。妾生之子为庶子。

    死:崩(皇帝、天子死),薨(诸侯、封爵大官死)、卒(大夫死,唐以后改称死),不禄(士死),死(平民死),殇、夭(未成年而死),没(殁)、殒、殪,泛指死。

    归、适:女子出嫁。

    宁、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合卺(jǐn):泛指结婚。卺,瓢,古代结婚时做酒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